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

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

ID:10486086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6

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_第1页
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_第2页
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_第3页
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坑施工对运营地铁隧道变形影响及控制研究论文.freel。施工要求高、难度大。设计中对运营线路保护提出了针对性的地基加固、分块开挖等方案和施工措施。文中对施工阶段运营线路隧道总变形规律和施工各阶段变形规律进行了详细分析。关键词:运营地铁隧道;基坑开挖;地基加固;变形控制1前言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在已有轨道线路周围进行工程活动不可避免。为保证既有线路的正常运营,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引起的变形要求极其严格。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对在紧邻运营地铁线路上方进行基坑施工的设计方案要点、施工阶段隧道变形规律和施工中运营地铁线路变形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对今后从事类似工程建设

2、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2工程概况和监测点布置本工程为一规划下沉式广场,在本工程基坑区域下方涉及3条地铁区间隧道。其中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有已运营的两条地铁隧道正交穿过(分别简称为地铁线路1和地铁线路2,地铁线路1在地铁线路2的上方,两者竖向间距约2.5m),坑底离地铁线路1隧道顶部的竖向最近距离约为3.0m。基坑东南角的下方有刚贯通的地铁隧道通过(简称地铁线路3),坑底离地铁线路3隧道顶部的竖向最小距离约为3.0m。施工基坑与3条地铁线路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本工程施工中必须确保已有2条轨道线路的正常运行。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在地铁线路1轨道上布置了电子水平尺自动监测点和人工监测点,.f

3、reel,地铁轨道的相对变形小于1/2500。如此严格的变形限值,要求设计阶段必须确定合理地基加固和基坑开挖方案;施工阶段必须选用合理的施工参数,并精心进行施工组织。4设计方案要点4.1基坑围护方案和保护措施(1)基坑围护:本基坑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围护,坝体宽2.7m,水泥土搅拌桩桩长为6.3m、7.0m、8.5m、11.0m,要求加固后的水泥土强度qu≥1.2MPa。重力坝与周围构筑物接合部处外侧用高压旋喷加固起抗渗补强作用。(2)坑底加固:为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底回弹和坝体变形,基坑底部用高压旋喷加固。其中线路1区间隧道以外区域加固深度为底板下3m,线路1区间隧道上方区域

4、加固深度为底板下3m或线路1隧道上方0.5m,加固后底板以下和以上部分土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要求qu≥1.2MPa和0.6MPa。(3)为保证地铁线路1区间隧道安全,在区间隧道两侧设置了间距2.4m、直径为Φ600、桩长分别为10m、30m的灌注桩(其中与地铁线路2交界区域为10m,其他区域为30m)。同时在桩与桩之间设3根高压旋喷向隧道底部做180°定向摆喷。高压旋喷桩和Φ600灌注桩与本工程顶板共同作用,防止地铁线路1区间隧道上浮和位移。地基加固和地铁线路保护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剖面图如图2所示。4.2基坑挖土方案为尽量减少挖土施工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施工中将整个开挖区域分为3个大

5、块,并将位于地铁线路1正上方区域(分块2)又分为26个小块进行施工。分块开挖各区域划分见图3所示。基坑开挖遵循“分层、分步、对称、平衡、限时”的原则,并满足如下施工要求:(1)为防止隧道的上浮,隧道上方的基坑开挖分3m宽小段开挖,一次挖到基坑底,土方开挖留直坡,部分60度小坡。(2)开挖顺序按附图所示编号依次分块开挖。具体为先开挖地铁线路1上行线隧道上方,然后开挖地铁线路1上、下行线之间的土体,最后开挖地铁线路1下行线隧道上方。(3)开挖到底后,必须在1~2小时内浇筑砼垫层。垫层所用砼的强度以及达到强度的时间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3m宽的一小段土方开挖结束,立即进行底板钢筋绑扎

6、和砼浇捣,底板与两侧钻孔桩锚固在一起共同抵抗隧道的上浮。(5)每块土方开挖结束浇筑底板后,必须及时堆压与开挖土方量相当的荷载,以控制隧道回弹变形。(6)每3m一小段的底板施工缝预留钢筋直螺纹连接件,为达到止水的目的施工缝安装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5基坑开挖阶段运营隧道变形规律分析5.1运营隧道最终变形分析至基坑开挖结束,地铁线路1上下行隧道累计变形曲线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紧邻上方的基坑进行施工,运营隧道变形呈现如下规律:(1)在开挖区域正上方,由于开挖卸荷,隧道随着坑底回弹产生一定量的隆起变形,其中坑中心位置隧道隆起量最大,坑两端位置隧道隆起量最小

7、。开挖区域内隧道变形规律与一般基坑开挖坑底回弹变形规律基本一致。(2)在开挖区域外,隧道变形总体表现为下沉,但下沉量很小。最大下沉量为-3.03mm。由此可知,基坑开挖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较大范围仅限于开挖区域附近。(3)至基坑开挖结束,上、下行线隧道隆起变形最大值分别为+8.04mm和+6.44mm。根据实测变形值,计算开挖区域所对应位置(即SCJ1~12和XCJ1~12监测点范围)隧道变形后的曲率半径和相对变形,得上、下行隧道变形曲率半径分别为:R=63920m和71429m;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