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

ID:10486671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6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_第1页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_第2页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_第3页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_第4页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_第5页
资源描述:

《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冬虫夏草产自青藏高原,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药用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但冬虫夏草仅在特定的区域里分布,天然产量非常有限,加上长期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珍贵药材的分布范围和发生数量已经出现明显的萎缩趋势。保护和合理利用冬虫夏草资源,寻求通过人为干预促进其生存繁衍的新途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保健与药用的需求,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愈加重视,而冬虫夏草则以其良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更大关注。从冬虫夏草开发出来的产品越来越多,正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入药的冬虫夏草实际上是冬虫

2、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蛾类昆虫的地下幼虫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包括了昆虫的虫体残骸和菌物的子座。昆虫的幼虫在夏秋季节感染菌物,虫体为菌丝所侵食,进入冬季时成了僵虫,即所谓“冬虫”。在第二年春夏时分,子座从僵虫头上伸出地面,状似嫩草,也即所谓“夏草”。与冬虫夏草相似的菌物全世界已报道有近500个名称,生物分类上划归在虫草属CordycepsFr.Link中,通称为虫草。这些菌主要寄生在昆虫、蜘蛛等节肢动物,以及其他一些生物上,共同的特点是从其所侵袭的生物个体上长出棒状或长形的子座,并在

3、其上产生孢子,释放繁殖。传统用于中药的虫草有多种,药书上记载的有蝉花(C.sobolifera),大团囊虫草(C.ophiogloeides)和冬虫夏草等。近年来新开发的种类有蛹虫草C.militaris、古尼虫草C.gunni、粉被虫草(C.pruinosa和日本虫草(C.japonensis)等。其中有的种类已经能大量人工培植,进入产业化生产,如蛹虫草。但真正的冬虫夏草只是生长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其他的种类虽然也称为虫草,但只是替代品,或者具有不同的药效功能。冬虫夏草药用和经济价值我国古代民间对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早就

4、有相当的认识,在一些中医药书中也都有记述。早在1694年成书的《本草备要》中就以“冬虫夏草”为名记载了其药用功效为“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咳。”在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中也以“雪蚕”为名记载了其形态、生态环境和药用功效等。而《本草从新》(1757)也记载“冬虫夏草味甘平,入肺、肾二经,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中则载有:“冬虫夏草甘,平。归肺、肾经;功能为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咯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在世界上的普及,

5、越来越多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冬虫夏草的多种治疗和滋补作用。大量的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可作用于人体免疫、循环、呼吸等多个系统,具有镇静、扩张气管、止血、降压、改善心肌供血、抗衰老、调节人体免疫、抗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雄激素样作用,以及对肝肾损伤的保护等多种药理作用,在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等肿瘤和治疗肾功能衰竭等方面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冬虫夏草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其价格逐年抬升,并在继续上涨。特别由于去年“非典”流行,其涨幅更是倍增。据粗略估计,全国每年野生冬虫夏草的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目前涉及冬虫夏草的商品种类繁多,仅国内申报

6、的各种专利就有80余项。很多声称以冬虫夏草菌种进行深层大规模发酵和生产的药品或保健品已经创造了很高的经济价值,有的产品年产值可达千万元至数亿元,并且大量出口日本、东南亚和其他国家。冬虫夏草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生态条件冬虫夏草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菌物,分布地域局限,海拔高度在3000m以上。根据报道,冬虫夏草在我国的分布北起祁连山,南至滇西北高山,东自川西高原山地,西达喜马拉雅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有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五个省区。冬虫夏草产区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无绝对无霜期,冻土时间长,日照充足,紫外线强,局部存在现代冰川,气候

7、差异较大,属青藏高原气候型。冬虫夏草的菌丝在大气平均温度2℃左右时开始生长,当土壤温度达到14~16℃时生长最好;在十月上、中旬地温低于零度时菌丝体停止生长,并在冻土中越冬;至来年五月大气月均温达到6℃左右时,子座开始长出地面,随着气温和地温的升高,子座渐渐伸长肥大。冬虫夏草具有很强的寄生性,其产量的多寡与地下幼虫数量和感病情况密切相关,寄主昆虫分布密度大时,一般产量也多。而寄主昆虫蝠蛾的地理分布则受植被、土壤结构和小气候的温湿度等多种因子的影响。蝠蛾幼虫营地下生活,主要啃食草本植物或灌木植物的根系,主要寄主植物类群有蓼科Polygon

8、aceae、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等草本植物,以及金老梅DasiphorafruticosaL.Rydb.,或称金露梅Potentillafr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