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

ID:10586454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_第1页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_第2页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_第3页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_第4页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85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因反复鼻出血来我科就诊行鼻内镜检查85例明确出血点患者,采用鼻内镜直视下双极电凝止血,结合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局部填塞压迫创面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78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其中无效1例,再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止血后治愈。另1例无效患者为鼻中隔高位偏曲,鼻腔极度狭窄,出血点位于嗅裂区,鼻内镜及双极电凝无法到达出血区行电凝治疗,改为前鼻孔填塞后治愈。术

2、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脑血管意外、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出血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其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鼻内镜;鼻出血;双极电凝;疗效观察作者单位:215200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5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过去,主要采取鼻腔填塞的方法进行止血,止血效果不理想、患者非常痛苦、还有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现在,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采用,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利用鼻内镜的良好照明、放大和观

3、察作用下可以准确的探明鼻出血部位和局部情况,同时在直视下通过电凝行止血治疗[1]。回顾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因反复鼻出血来我科就诊行鼻内镜检查85例明确出血点者,迅速采用双极电凝在鼻内镜直视下止血,结合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局部填塞压迫创面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5例鼻出血患者,其中男51例,女34例;年龄12~75岁,平均54.8岁;病程10min~7d。临床表现:一侧鼻腔反复出血,难以自止,其中左侧鼻腔47例,右侧鼻腔38例。15例在外院行1~3次鼻腔填塞无效。85例均否认外

4、伤史,有高血压病史34例。全部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并明确出血点。出血部位位于鼻中隔利特尔区35例(占41.1%),鼻中隔后下部12例(占14.1%),蝶窦前壁2(占2.4%)例,嗅裂15例(占17.6%),下鼻甲表面5例(占5.9%),下鼻道后部14(占16.5%)例,中鼻道后部2(占2.4%)例,所有病例均为单侧鼻腔出血,术前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1.2治疗方法1.2.1术前准备5如已行鼻腔填塞,先取出填塞物,然后在前鼻镜下清除鼻腔积血,在总鼻道及中、下鼻道放置1%麻黄碱及1%丁卡因混合液棉片,以充分收敛鼻

5、腔黏膜及表面麻醉;出血汹涌者可用0.1%肾上腺素及1%丁卡因混合液棉片行表面麻醉。1.2.2查找出血点患者取仰卧位,逐片取出棉片,在吸引管协助下行鼻内镜检查(采用镜身直径为4mm的Storz0°和30°鼻内镜及监视系统)。对处于出血间歇期患者,按照从下向上、由浅入深的顺序细致查找出血点,出血点处黏膜多呈粟粒样或火山口样隆起,用吸引管轻触或棉片拭擦即活动性出血。对正在出血的患者,可选用直径稍粗的吸引头直达后鼻孔快速吸除血液,并在鼻内镜下根据血流方向边吸引边查找出血点。对于中、下鼻甲肥大者影响查找中、下鼻道及嗅裂区出血点,可

6、行鼻甲骨折移位来扩大视野。1.2.3止血治疗找到出血点后可将0.1%肾上腺素及1%丁卡因混合液棉片置于出血处并将棉片塞紧加压止血5~10min,再以双极电凝处理出血部位。电凝治疗时,应选择适当的输出功率,常规输出功率为25~30W;凝固应分多次进行,连续1~2s为宜,电凝功率不可过高,时间不可过长,否则可能引起深层软骨膜、骨膜甚至软骨及骨质的烧伤,尤其是鼻中隔部位的鼻出血,可能导致鼻中隔穿孔。电凝范围为出血部位周围3~5mm,至出血周围黏膜变白[2]。撤出双极电凝,观察如无出血,在出血部位放置表面涂有金霉素软膏的可吸收明

7、胶海绵,可保护创面、防止术后鼻腔粘连。术后给予复方薄荷脑滴鼻剂滴鼻两周,抗生素治疗3~55d,以预防感染,嘱患者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避免用力擤鼻及挖鼻,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术后住院或者急诊留观48h以上,患者均未出现再次鼻腔出血,予以出院。1.3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术后3~6个月内无鼻腔再出血,鼻内窥镜检查见原治疗区域黏膜生长恢复良好;好转:鼻腔有少量涕中带血,或鼻内窥镜检查见电凝治疗区黏膜有轻度糜烂及破溃;无效:再发鼻腔活动性出血,鼻内窥镜检查确认出血处为原电凝治疗区域[3]。2结果治愈78例,好转5例,无效2例

8、,总有效率97.6%,其中好转5例,在相应出血部位(2例在鼻中隔,2例在下鼻道,1例在嗅裂内)给予明胶海绵压迫后未再出现鼻出血;无效1例,再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愈;另1例无效患者为鼻中隔高位偏曲,鼻腔极度狭窄,出血点位于嗅裂区,鼻内镜及双极电凝无法到达出血区行电凝治疗,改为前鼻孔填塞后治愈。术后随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