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评价

某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评价

ID:10654602

大小:54.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7

某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评价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某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评价前言0.1研究背景与意义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即为能源问题。目前的能源使用现状及矛盾是不可再生能源储量日渐减少且普遍涨价,那么,新能源的优势则日益凸显。该产业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能力及规模不断扩大,是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近年来,中国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渐减少的能源供给矛盾凸显,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该产业给予了充分的政策支持。新能源的发展问题频频出现在各级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我国新能源发展虽然迅速,也存在系列问题,其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产业技术的相对落后。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目录》中,新能源技术

2、已达到商业化水平的仅占18.1%,其余均处在技术的研发、改进或示范阶段。换句话说,超过80%的新能源技术并不完善,仍不成熟。技术落后的直接后果是新能源生产过程中有巨额的前期投入、较少的经济回报和较低的能源转换效率。可见,这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我们要合理有效的促进产业发展,必然应该加快技术创新脚步,首要的任务是要全面的认识目前的技术水平,因此,对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水平的综合评价对其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辽宁省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其自然资源比较丰富,这一优势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设施的加速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辽宁省的能源日渐消耗殆尽,在这方面的优势也日

3、渐消失。能源供给不足,需求巨大,能源供需失衡问题日趋严重。2007年,全省传统能源自给率仅为38.8%,发展新能源刻不容缓。近年来,辽宁省在该产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要让辽宁的新能源产业担当起支撑经济增长的重任,还需做出相当多的努力。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其技术进步水平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新能源的客观需求。评价其技术进步水平则是首先应当重视的问题。因此,采取恰当的方法对辽宁的新能源产业进行技术进步水平的评价,对政府制定发展策略、促进辽宁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0.2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以文献中辽宁省各地市新能源产业数据为基础,基于专家调查法获取意见,进行打分,对辽宁省新能源产

4、业技术进步水平做综合评价与分析,得到相应的技术进步分析结果,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思路。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第一,文献研究法。在本文的研究初期,针对包含的新能源、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分析等关键词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以求能够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研究领域。第二,调查研究法。本文采取了专家调查法,在构建技术进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指标权重和辽宁省实际情况,请相关专家、学者、企业从业人员和用户代表进行打分,以作为分析的基础。第三,实证研究法。本文通过应用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水平评价模型,对辽宁省新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

5、1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及其技术进步发展概况1.1国际新能源产业及其技术进步发展概况国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要从战略、投资、基本开发水平和技术进步水平几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战略的角度看,越来越多国家将新能源产业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重点发展。美国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提出到2030年清洁能源的使用占能源总量的30%[3];截至2012年底,欧盟投资了1050亿欧元用于发展并支持绿色经济,并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的消费比例要达到20%[13]。可见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各国摆脱传统能源约束、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第二,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情况可按子产业进行分类。从全球范围来看,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占新能

6、源投入开发的大部分。2009年,全球新能源产业增长中,风电产业增长额度位居第一,占所有新能源投资比重的40%以上。第三,子产业的基本开发水平各有不同。其中,在水能利用上,经济较发达国家已经初成规模,建设项目增长缓慢,新投资的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北欧和美国是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主要开发及应用地区,美国和巴西是生物燃料乙醇的主要集中地,德国是生物柴油生产的主要地区,中国、印度是沼气技术的主要应用地区。地热发电产业及技术主要集中在美国、意大利和冰岛等国家[14]。1.2国内新能源产业及其技术进步发展概况1.2.1国内总体概况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海洋

7、能等新能源资源,整体来看,在中国政府支持下,各地都在大力支持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2006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后,各级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为新能源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新能源增量目前在多个领域位居世界前列,规模发展迅速,如表1-1所示。但新能源产业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关键技术难以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能力弱,政策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产业与市场连接不够协调等[15]。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