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ID:1067025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7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_第1页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_第2页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_第3页
资源描述:

《手段与目的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案例:师:听,彝族小朋友请我们去干什么?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第1段。生:做游戏。师:要想和彝族小朋友做游戏,有个要求,必须要和着这首乐曲的拍子进行。老师边说边放歌曲,然后走到画好的方格前说:彝族小朋友先请我们玩跳房子游戏。老师示范1遍后请同学上前试跳。既要跳好房子又要和着音乐进行,这对于2年级的孩子来说很有难度,在试过几个学生都不行后,终于有1个学乐器的同学较好地完成了。接着老师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了传球﹑拍球﹑踢毽子﹑跳皮筋等游戏,此时的教学时间已过半,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巩固歌曲﹑及创编第2段就显得比较

2、匆忙,学生创作的思路刚打开,就被老师无情的结束语关掉了。这是我所执教的2年级音乐课《阿西里西》的教学片段,本以为运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学唱歌曲,既熟悉旋律,又进行了节奏练习,在学会歌曲后又以边唱边玩的形式巩固歌曲,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事与愿违。问题到底在哪儿呢?是思路不对吗?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教学理念与思路并没有错,关键是我没有摆正游戏与学唱歌曲的关系。在这1节课中,唱好歌曲是目的,而游戏是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所运用的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当跳房子这个游戏全班有个别学生能和着音乐跳时,就应意识到这

3、个手段的选择是不恰当的.已远远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那些大部分学生稍稍努力就能达到的游戏才是适合学生的,才是能更好的为学唱歌曲服务的最佳的方法和手段。在众多游戏中拍手和传球游戏能达到上述要求,师可只选择这两种能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并融入歌曲的游戏,这样既达到了熟悉歌曲和节奏练习的目的,又节省了大量时间为后面的创作环节让出时间。而那些只有少数同学能胜任的游戏则可以作业的方式让其试试,还有什么游戏可以边唱边玩,那不同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成为下1课的反馈、拔高环节。细细品味我们的音乐教育也

4、正是因为没有摆正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而形成了现在学生喜欢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的尴尬局面。培养全体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达到这1目的所运用的手段。以前的音乐教育过分:手段的作用,最后以牺牲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代价而背离了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当人们意识到问题所在之后,马上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课改,1下子又将手段缩小的无影无踪,将目的无限扩大。公开课上几乎看不到发声、打节奏、识谱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体验、感受,低年级的歌曲似乎还可以在反复聆听中学会,那高年级,

5、尤其是2声部合唱又怎能在听赏中学会?没有适当的手段为载体,那目的又将如何实现?我们的音乐教育似乎从1个极端又走向了另1个极端。几年的课改下来,老师们明显意识到课堂是变热闹了,学生的兴趣也有了,但学生能力却下降了,于是出现了回到以前的局面。这样转来转去,问题的核心就是没有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学手段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目的来确定,只有正确运用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依靠恰当的教学手段,2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1不可。能否处理好2者的关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教师只有不断加

6、强自身的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使自己能正确地分析、处理和重组各种教育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其形成良性循环,我们的音乐教育才能真正走出误区,以健康、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