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

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

ID:10676118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7

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_第1页
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_第2页
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_第3页
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_第4页
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母语正迁移对二语习得影响探究摘要: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的影响在所难免。传统语言学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二语习得理论认为,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识别两种语言的语际共性,可以减少二语表达过程中的焦虑感,缩短和目的语的心理距离,对二语的产出起到促进作用。关键词:母语;二语习得;正迁移作者简介:徐睿(1971-),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河南?开封?475000)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FYY012)的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H3?????文献标识码:A?

2、????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152-02一、母语迁移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语言迁移(Language5Transfer)研究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根据连接论的二语习得观,在习得二语之前,学习者的头脑中已经存在着母语,有其固定的概率形式;母语使用的时间越久,其概率形式被激活的机会越多,被强化的程度就会越高。学习外语,碰到跟母语相似的成分,容易激活已经存在的母语形式,导致迁移。母语知识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迁移分积极与消极两种:当母语规则与目标语规则相同时,迁移多为积极的

3、,称作母语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标语之间出现差异时,迁移多为消极的,称作负迁移。负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的产生。例如,汉语中名词的复数一般体现在相应的量词上,这造成了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往往会忘记在名词后加-s或-es;“我非常喜欢…”也容易被逐字说成“Iverymuchlike…”;汉语表达礼貌时多用“请”,所以我国学生说英语时常用please来表示礼貌,而很少用其他的英语礼貌表达方式,如Wouldyou…?Couldyou…?Doyoumind…?等;汉语固定的句型“虽然…,但是…”被用在英语中翻译为Although…,but…。后又立刻补充一

4、句“Sorry,sorry,没有but”。这些都是在日常交流中很常见的语误。传统的语言学观点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只有负面影响,或者说,母语干扰了二语习得。5许多人将母语的负迁移作为不能学好外语的主要原因。人们认为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他们在读音规则、句子结构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相距甚远。母语的“阴影”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影响了成绩,也造成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的顾虑和迟疑。因而不少教师否认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竭力反对母语进入课堂,强调通过外语进行会话来实施外语教学。学生也因顾虑说出所谓的“中国式英语”而不敢张口。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强调母语和目标语

5、之间的差异,只要求学习者防范母语的负迁移,那么由Lado(1957)提出并被语言学家们普遍认同的“语际异性=难度”这一公式就会生效,学习者满脑子是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负面影响,就认为学习目标语特别困难,加重了学习者的精神负担,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负担和焦虑情绪,不能充分利用两种语言系统中的语际共性进行学习。二、母语正迁移尽管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异,但从本质上说,语言是人类共有的属性,与人类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是人类表达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因此用来表达思维的语言也具有共性。正如Fromkin和Rodman所指出的:“语言

6、学家们对世界上的数千种语言的调查工作做得愈多,对它们之间的差异描述得愈详尽,就愈发现这些差异是有限的,而语言普遍现象(LinguisticUniversals)则涉及到所有的语法组成部分,涉及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涉及到语法规则的表现形式。这些原则构成了普遍语法(Universal5Grammar),而普遍语法则是人类每一种语言特定语法的基础”。根据语言类型学研究,世界上的语言具有许多共性,如都有表示否定、疑问、因果关系的形式。但具体的结构规则又不尽相同。Lado(1957)曾指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那些与母语相似之处就易学,而那些与母语不同之处则难学。

7、以中国人学习英语为例,当学习者意识到英语和汉语的相似点时,潜意识里就会拉近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距离,就更加愿意去学习。根据Ringbom的观点,当人们能准确看出两种语言形式和语言上的共性时,迁移就是正向的。我国二语习得的研究者和教学者(戴炜栋、王栋,2002;陆效用,2002;王跃洪,2000)也注意到了母语对中国学生的正面影响。尽管属汉藏语系的汉语与属印欧语系的英语在结构方面有着诸多差异,在语言学类型上相距甚远,但是因普遍语法的存在,它们之间的共性仍会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让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意识到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共性,鼓励他们使用母语的知识促进他们的英

8、语学习。语际的共性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机。在学习外语时,我们不应该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