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

ID:20674332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4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_第1页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_第2页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_第3页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_第4页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母语迁移的作用不可忽视。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外语学习。本文将重点探讨母语的正迁移和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关键字:母语迁移,正迁移,负迁移,借用一、引言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母语知识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心理语言学家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影响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迁移分积极与消极两种:当母语(L1)规则与目标语(L2)规则相同时,迁移可为积极的,而当L1与L2之间出现差

2、异时,迁移多为消极的。消极性迁移往往会导致语言错误及学习困难的产生。虽说是普遍认为母语的影响有正有负,相关文章中讨论的却大多是负迁移。本文将着重探讨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的正面影响。 二

3、、语言普遍现象与二语习得世界上的语言种类繁多,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尽管各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异,但从本质上说,语言是人类共有的属性,与人类思维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是人类表达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因此用来表达思维的语言也具有共性。正如Fromkin和Rodman所指出的:“语言学家们对世界上的数千种语言的调查工作做得愈

4、多,对它们之间的差异描述得愈详尽,就愈发现这些差异是有限的,而语言普遍现象(LinguisticUniversals)则涉及到所有的语法组成部分,涉及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涉及到语法规则的表现形式。这些原则构成了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而普遍语法则是人类每一种语言特定语法的基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在学习和掌握母语的过程中,不论是否意识到,他对上述语言普遍现象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即通过事物的个性认识了事物的共性。当他开始学习第二语言时,就会把他通过母语而获得的对语言共性的认识,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二语习得中

5、去,从而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理解并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习者的母语背景为他的外语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人类语言的共性即语言普遍现象对二语习得是有促进作用的。母语不单只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它也可能促进外语学习。促进又称正迁移,是指外语学习中母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和相吻合的现象,使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可以利用母语知识和英汉语的相似性特征,促进外语学习,使汉语正迁移成为可能。黄庆传(1996:1980)指出有五种基本句型英汉语相同。1.S+V1+Predicate  e.g.Iamastude

6、nt.我是一位老师。2.S+V1(+adverbial) e.g.Herunsfast.他跑得很快。3.S+Vt+O e.g.HestudiesFrench.他学习法语。4.S+Vt+indirectO+directOe.g.Isentheragift.我寄给她一个礼物。5.S+Vt+O+C e.g.HeteachesustostudyEnglish.他教我们学英语。这些虽都是简单句,但几乎所有的复杂句都建立在它们之上,这就使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可利用母语正迁移,省了不少力。另外,英汉语明喻的基本结构也完全相同(梁为祥1996)。中国

7、学生可以放心地将英语明喻句式直接翻译成汉语,只需注意两种语言中喻体可能不同。如:Heisastimidasahare.他胆小如鼠。此例中除喻体不同外,句式一模一样。再,汉语中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形式虽是通过词汇手段表达的,但对于理解英语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也有一定帮助。简言之,汉语正迁移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利用汉语知识不犯或少犯错误,加快学习进程。任何新知识或新技能都是在已有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获得的,外语学习也不例外。已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在教学中只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尽可能利用正向迁移避免负向迁

8、移,使母语知识有利于外语的学习。三、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的体现1.从认知层面看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   母语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有正面作用,那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是至今还没有系统的答案。从认知层面上看,它表现在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是一个重要环节。完全不能理解的语言信息好比乱码,于习得毫无意义,只有能被解码的信息才可获得大脑的进一步加工,理解因此也是语言生成和产出的前提。而外语理解的基础正是来自于母语的知识、智力、能力和经验。特别是成年学习者,他们的智力发展已趋完善,在外语课堂上学的大多是单词、表达方

9、式、语法和文化背景知识等,而不再是概念,概念的获得已基本上通过母语完成。不论概念和语言是以什么样的模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合二为一成一套系统,还是分头行事为两个独立部门,母语都是已有概念的第一性载体。桂诗春先生(1985:246)的看法很有道理: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