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

ID:10715332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7

上传者:U-3868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_第1页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_第2页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_第3页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_第4页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艺昆虫学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本科课程实习报告实习课程:生物防治题目:微生物杀虫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分院系部:保护生物学学院班级:级植物保护专业报告撰写人小组成员:指导老师:二00八年六月6 一、实习目的1.通过参观学习,了解生物杀虫剂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实验室的设备。2.通过害虫天敌调查与分析过程的训练。掌握害虫天敌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对天敌的作用作出评估。二、实习的主要内容1.到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参观学习生物杀虫剂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和实验室的设备。2.在昆明西山调查天敌昆虫。3.昆虫及天敌种类鉴定。4.对参观学习进行归纳整理,对昆虫及天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三、实习时间分配计划实习5天,3天外业,二天内业。四、实习地点概况昆明西山,位于昆明市西郊,滇池西岸,距离市区15Km,海拔约2100m,拥有得天独厚的高原地理优势,周围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较完整。是观察和采集野生动植物标本的理想场所。、五、调查方法1.调查时间:2011-6-292.采集用具:主要包括捕虫网、酒精瓶、三角纸袋、塑料袋、小镊子、扩大镜、铅笔、记录本等。3.采集方法:扫网、搜索等4.天敌调查与标本采集:本次以西山林区为调查基地。通过踏查,简要记载植物组成、树龄、郁闭度、树高、地被物、坡向、坡度、地形地势等。在不同的小生境内观察并采集昆虫标本。6.昆虫标本的鉴定:利用检索表和有关昆虫图谱,鉴定昆虫及其天敌。六、调查结果1.介绍你所了解的生物杀虫剂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情况及体会。微生物杀虫剂种类很多,目前已发现的主要包括:放线菌、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以及原生动物等。在此次实习中,我们在。。。的带领下,参观了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微生物农药加工车间,学习和了解了关于淡紫拟青霉菌的一整套培养、繁殖和加工技术。其中,主要的流程大致分为3个:(1、)菌株的培养:野生采集的菌株通常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分离培养,经过分离培养,扩大其种群数量,使其较易于大量接种。同时,通过给予特定温度、湿度和光照,模拟目标菌株的最适生活状态,使其种群在培养基中形成展位优势,以便为今后分离和纯化做准备。经过分离和纯化后的纯菌株,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2.)菌丝体的大量增殖和培养介质的灭菌处理6 经过分离纯化的菌株已经是纯度较高的目标菌株,但是,实验室培养基中的菌株数量还不能大到生产所需眼的用量。因此,就需要对目标菌株进行更大规模的生产繁殖。在进行生产繁殖之前,就需要大量的培养介质用以对菌株供应其所需的养料。组成培养介质的主要成分有:米糠、麦麸和各种微量元素。这些养料在经过研磨和微波杀菌后,就成为了可以作培养介质的养料了,研磨的目的是使养料分散成更细小的颗粒,以便微生物的附着,同时使养料中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更充分的得到释放。而微波杀菌可以有效地去除养料中自身携带的替他微生物。目标菌株还需要被放置在一套液态封闭发酵罐中,这个系统的作用是通过像封闭系统中不断地输送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和氧气,同时根据需要对这些养料和氧气量进行调节,是系统中的微生物不断产生新的菌丝和分身孢子,扩大孢子的数量。在这个发酵罐中,原本数量有限的菌株可以极便利地发酵出可供生产需要的菌丝和分身孢子数量。经过发酵罐后的菌株,将被放置在由灭菌后的培养介质组成的培养架上培养7—15天。(3.)菌株的加工进过7—15天的培养后,菌体已经成为了可以计生有害昆虫能力的成熟菌体。但是,这些培养出的菌株是在高湿度条件下培养出的密度极高的菌株,还不具备在生产中保存、运输和使用的功能。因此,需要读培养出的菌株进行烘干、稀释和包装。首先,菌株和培养介质要经过热风加热和冷却。冷却后的菌株和培养介质要进行过筛,它们被一个自动过筛和切割后成为浓度不同的两个等级,一个是每公斤约含80—100亿颗菌株的颗粒,另一种是浓度较高的,每公斤约含600—800亿颗菌株的颗粒。根据生产需要,浓度较高的部分可根据计算与低浓度的或者为达到浓度的颗粒混合,提高其浓度。经过过筛和冷却后的菌株-养料复合物被加入到一个大型的双螺旋的锥形搅拌混匀机中,这是此次微生物农药生产的最后一个加工步骤,菌株-养料复合物将与草煤灰以1:5的比例混合。混合后的产物就是可以用在生产中的成品微生物农药了。2.林地情况:植物组成、树龄、郁闭度、树高、地被物、坡向、坡度、地形地势等。植物组成树龄树高地势情况蚜虫为害程度(最好5级,最低0级)被寄生率僵蚜率编号琵琶3—5年2.2M平坦2级(25%)17%5%1琵琶2—4年1.7M平坦2级(25%)11%7%2复羽叶奕树6—8年3.4M平坦3级(35%)9%11%3复羽叶奕树5—6年2.8M平坦2级(25%)13%10%4木槿3—5年1.7M平坦3级(35%)16%12%53.列出所鉴定昆虫名录。有害昆虫寄主天敌昆虫6 1.琵琶大蚜大蚜科Lachnidae琵琶草蛉Chrysopaperla2.黑蜕白轮盾蚧AulacasipsroarunBorchenius滇润楠食蚜蝇科(Syrphidae)3.红蜡蚧CeroplastesrubensMaskell桂花姬蜂科(Ichneunmonidae)4.木虱Psyllidae石楠九星瓢虫Coelophorainaequalls5.梨网蝽StephanitisnashiEsakietTakeya桂花6.吹棉蚧IceryapurchasiMaskell小叶女贞4.对所采集昆虫的组成与结构、习性等进行分析,比较植食性昆虫与肉食性昆虫间的相互关系。瓢虫科Coccinellidae中、小型;体背面圆隆,腹面平坦;跗节为隐四节类;常具鲜明色斑的甲虫。本科昆虫通称瓢虫。在植物上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虽有少数瓢虫为害栽培作物,但大多数种类为农作物害虫的天敌。①典型的跗节为隐四节类,第2节宽大,第3节特别细小,第4节特别细长,第3、4节连成一体,细长,称附爪端节,自第2节的凹陷或分裂中伸出;一些种类第3节退化或与第4节愈合,因而附爪端节仅有1节;但在4节瓢虫亚科中,附节的第2节不特别宽大,第3节不特别细小,第4节不特别细长,构成4节式;②可见的第1腹板在基节窝之后有后基线,仅少数属不具此特征;③下鄂须末节斧状,两侧向末端扩大,或两侧相互平行;如果两侧向末端收窄,则至少前端减薄而且平截;但小艳瓢虫亚科的下颚须末节锥形、长锥形、卵形或圆筒形而向末端缩小。  大多数瓢虫同时具有上述3个特征。仅有少数类群只具备其中的两个特征。瓢虫亚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虫亚科主要以蚜虫为食,小毛瓢虫亚科和小艳瓢虫亚科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其中食螨瓢虫族专食叶螨,是叶螨的重要天敌;隐胫瓢虫亚科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盔唇瓢虫亚科捕食有蜡质覆盖物的介壳虫(如盾蚧、蜡蚧等),其唇基向两侧和向前伸展,成为掀开蜡质介壳的特殊构造;四节瓢虫亚科和红瓢虫亚科取食绵蚜和绵蚧,其幼虫背面亦覆盖蜡粉或蜡质丝,外形与取食对象相似(拟态)。在捕食性的瓢虫中,七星瓢虫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中国采取助迁和保护的方法用它来防治棉蚜。七星瓢虫分布广,是麦蚜、棉蚜和花生蚜等的重要天敌。国内自从606 年代报道了异色飘虫聚群越冬习性以来,对该虫进行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工作。有对其越冬场所的考察,有对其发生和生活习性的研究,有对黄瓜蚜虫防治的研究,有对棉蚜防治的试验等等。但是,由于异色瓢虫成虫有趋高扩散性,不易建立种群基地,幼虫有自相残杀习性,不易大批群体饲养。因此,在生产应用上,异色飘虫一直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虽然在国际生防科技上偏重生物农药、忽视天敌昆虫研究的倾向有了显著转变。但是天敌昆虫在保护利用方面仍有不少问题。人们只注意到一些天敌种类对另一些种类害虫起到防治作用并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对整个生态系统中有用天敌的保护利用还做得很不够,特别是从事直接生产的生产者,要让他们懂得自已从事的农事活动(如耕作、栽培等)中也要自觉地保护天敌资源(1995,杨林)。随着科学的进步,生物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天敌引种作为生物防治的技术手段之一也必将不断地得到发展和提高。七、根据所见所闻、调查情况谈谈自已的收获体会。可从实习过程、学到的知识、实习中的感受、对本课程实习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来写。在为期5天的实习中,作为一名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通过对西山生境的调查,以及对昆虫种群及其对植物为害的调查,我了解到,昆虫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为害程度,以及怎样克制和解决这种危害重要性。昆虫纲,是生物界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一个纲,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它们所处的食物链地位不相同,植食性昆虫主要以取食植物的叶片、枝干和茎为生,而肉食性昆虫则主要取食其他昆虫。因此,昆虫种群内部就形成了一种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这就是生物防治的核心内容。通过利用这种取食关系,将天敌昆虫引入有昆虫为害严重的生境内,通过天地昆虫对害虫的取食,达到控制害虫为害和种群数量的目的。昆虫中的主要天地昆虫有寄生类昆虫(例如寄生蝇和寄生蜂等)和肉食性昆虫(如瓢虫和草蛉等)。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主要观察了寄生蜂对蚜虫的寄生状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蚜虫被寄生成为僵蚜,寄生率在20%—25%左右,这一现象说明:在无人为干预的生境中,寄生蜂对大蚜的寄生是自发的,也是较普遍的。而在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寄生昆虫对其寄主的寄生状况通常维持在一个平衡数量上,既寄生昆虫的计生率较未定,其作用主要是抑制害虫的爆发性增长,同时有不至于对害虫的种群造成威胁,这就是生态的平衡。但是,当某个生境中的害虫大量为害时,由于害虫数量基数明显超出平衡值,寄生天敌就的寄生数量和计生率就会出现较明显的增长,以抑制这种不平衡。这种相互关系决定了,生物防治作为一种防治复杂生态结构中的害虫突出为害的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安全的手段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当目标害虫的种群被有效抑制后,由于其数量的减少,造成的寄生天敌寄生率和寄生数量下降,形成了一种有效地反馈调节,使寄生天敌不至于种群爆发性增长。这种相辅相成的调节是最有效的平衡和防治手段。生物防治不仅仅是以杀灭害虫为目的的,在整个生物防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害虫对植被的为害,更要综合考虑害虫、天敌、受害植被所在的生物学地位,同时结合具体的生境来分析,怎样进行生物防治,怎样在既不破坏平衡又能有效控制虫口数量的情况下进行防治。同时,采用多手段、多途径的方式进行生物防治,有效综合地利用相关资源,让每一个防治因素都能切实发挥效用。其中,利用微生物对害虫的防治,是近年来较为提倡的生物防治手段,在本次实习中,我们参观了云南省林业科学院的微生物农药制备车间,在车间里,我们参观了解了有关微生物杀虫剂的制备过程。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的制剂,属于生物防治范畴。使用微生物杀虫剂具有以下优点:①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而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无残留;②对病虫害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护生态平衡;③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的回归自然能保证可持续发展;④可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产生菌及其发酵工艺进行改造,不断改进性能和提高品质;⑤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菌难以产生抗药性。因此,越来越多地使用微生物杀虫剂,目的为不使害虫产生抗药性,逐步成为国际上植保工作中发现较快的一个领域。近几十年来,我国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距离,但已经加快大力发展步伐,特别是在:“十五”规划中,被列入重要研究和开发地位。其中,关于拟青霉菌的生产和制备,深刻的体现了微生物杀虫剂的优越性。通过微生物在有害昆虫种群间的传播和扩散,从而达到长期广泛的防治效果。6 目前,世界上已记载能够杀虫的真菌约有100属,8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兼性或专性病原体,其生长和繁殖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条件的限制。研究应用最多的是白僵菌(beaurevia),其次是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还有拟青霉、虫霉菌、菜氏蛾霉、汤氏多毛菌。真菌杀虫剂特点是容易生产;使用后可在自然界中再次侵染,自然形成害虫流行病。但在使用时,对环境的温度、湿度要求较严格;感染时间较长,放效较慢。尽管微生物杀虫剂在整个农药中所占份额还比较小,但由于它对人畜相对安全、对环境污染较小、病虫害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而符合IPM(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这个实习,我全面地了解到某些害虫为害的特点,以及一些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纲领,从而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植物保护学生,更应该懂得合理利用天敌生物以及微生物治理虫害的方法。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