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

ID:10740315

大小:8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_第1页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_第2页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_第3页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_第4页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食用油脂不涉及专项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國際食品法典標準食用油脂(不涉及專項標準)(CODEXSTAN19一1981,Rev.2一1999)CODEXSTANDARDFORFATSANDOILNOTCOVEREDBYINDIVIDUAL(CODEXSTAN19一1981,Rev.2一1999)本標準附錄僅供貿易雙方自願採用,並非為政府所用。1.範圍本標準適用於人類食用的油脂及其混合物。包括經改質或分提加工的油脂(例如:交酯化反應或氫化反應)。本標準不適用於下列油脂之一:―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指定的動物脂肪;―國際食品法典標準指定的植物油;―國

2、際食品法典標準橄欖油和橄欖果渣油。2.說明產品定義:(1)食用油脂(ediblefatsand0115):是指規定的來自植物、動物和海產品的由脂肪酸甘油酯組成的食品。可含有少量其他類脂物,例如:磷脂、不皂化成分以及油脂中天然存在的游離脂肪酸。動物脂肪必須由剛屠宰的健康狀況良好的動物中得到,並適合人們食用。(2)初榨油脂(virginfatsand0115):是指經機械加工如擠壓和壓榨得到的不改變油脂天然性質的食用植物油,僅可採用加熱方式。只經過水選、靜置沉澱、過濾和離心等淨化過程。(3)冷榨油脂(c

3、oldpressedfatsand0115):是指經壓榨等機械加工過程,不採用加熱方式得到的不變油脂天然性質的食用植物油。只經過水洗、靜置沉澱、過濾和離心等淨化過程。3.食品添加劑本標準規定的初榨油脂和冷榨油脂中不得添加食品添加劑。3.l著色劑本標準規定的植物油中不允許添加著色劑。但允許添加以下著色劑,用於恢復產品加工過程失去的天然色澤,或達到標準化色值,應保證不因通過遮掩產品瑕疵、造成產品外觀高於實際價值而欺騙或誤導消費者。食品添加劑INS編號最大使用量/(mg/kg)姜黃素或姜黃1005,以姜黃

4、素總量計胡蘿蔔素16Oa25胭脂樹橙160b10,以胭脂樹橙或原胭脂樹汁2風味劑除已知有毒有害的風味劑外的天然風味劑及其等同合成物質和其他合成風味劑。3.3抗氧化劑食品添加劑INS編號最大使用量/(mg/kg)抗壞血酸多聚磷酸酯304500,單用或混用抗壞血酸硬脂酸酯305500,單用或混用混合生育酚306根據GMP規定生育酚307根據GMP規定合成r-生育酚308根據GMP規定合成s-生育酚309根據GMP規定沒食子酸丙脂310100特丁基對苯二酚(TBHQ)319120丁基羥基茴香醚(BHA)3

5、20175二丁基羥基甲苯(BHT)32175任何沒食子酸鹽化合物,BHA、BHT或/和TBHQ混何物200,但不超過以上最大使用量二月桂基硫代二丙酸鹽3892003.4抗氧化增效劑食品添加劑INS編號最大使用量/(mg/kg)檸檬酸330根據GMP規定檸檬酸鈉331根據GMP規定異丙基檸檬酸鹽甘油酸酯384100,單用或混用3.5消泡劑(油炸用油脂)900a聚二甲基硅氧烷最大使用量為10mg/kg。4.污染物4.1重金屬本標準規定的產品除符合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規定的重金屬最大限量標準,還應符合以下要

6、求:鉛(Pb)最大限量值為0.lmg/kg。砷(AS)最大限量值為0.lmg/kg。4.2農藥殘留食品油脂應符合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為這類產品制定的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規定。5.衛生要求(1)本標準所涉及產品的製備和處理過程,應符合《食品衛生推薦性操作規範通用準則》【CAC/RCP1一1969,Rev•4一2003,《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彙編》(第一卷)]的相應部分,和其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推薦的與該產品相關的操作規範。(2)本標準所涉及的產品應符合《食品微生物標準制定和應用準則》(CAC/GL21一199

7、7)中制定的所有微生物學規定。6.標示標示應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示通用標準》[CODEXSTAN1一1985,《國際食品法典標準彙編》(第一卷)]的要求。6.1產品名稱(1)產品名稱“初榨油脂”或“初榨油”只適用於符合本標準第2、(2)條款定義的特定油脂。(2)產品名稱“冷榨油脂”或“冷榨油”只適用於符合本標準第2、(3)條款定義的特定油脂。6.2非零售包裝除產品名稱、批次識別和生產商或包裝商的名稱、地址在容器上標註外,非零售包裝的資訊可在容器土或其相隨文件中給出。然而,批次視別和生產商或包裝商的名稱

8、、地址也可以用在相隨文件中清楚標註的標識代替。7.分析方法和抽樣方法7.1鉛的測定依據IUPAC2.632,AOAC994.02或15012193:1994。7.2砷的測定依據AOAC952.13,IUPAC3.136,AOAC942.17或AOAC985.16。附錄其他質量和成分指標本標準附錄僅供貿易雙方自願採用,非政府採用。附錄1.質量特性附錄1.1色澤。具指定產品特徵色澤。附錄1.2氣味和滋味。具指定產品的特徵,無外來和腐臭氣味和滋味。附最路1.3105C時的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