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

ID:10779450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_第1页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_第2页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_第3页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_第4页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财源建设论文..毕业〔摘要〕农村的税费改革,给农村基层政权的运转、乡村干部工资的发放以及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主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要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乡镇财源建设面临的问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发展;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农业产业化;因地制宜,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强化税收征管力度,促进税收总量增加。〔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难题及原因,财源建设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特别是2006年全部取消农业税,结束了2600多年的农民种粮纳税的历史,大大减轻了农民

2、负担,..毕业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也为乡镇财源建设带来了极大的考验。特别是对以农业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大镇,乡镇财政减收的比例较大,给农村基层政权的运转、乡村干部工资的发放,以及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主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乡镇财源建设面临的问题,是摆在每一个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一、农村税费改革给乡镇财政带来的难题及原因分析1.乡镇财政困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农村税费改革后从农村取得的财政收入总数减少。全国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山东省3151元,如果按5%

3、提取“三提五统”,人均150元。税费改革后当年地平均60元,人平均80元,数额大大减少。山东省泰安市税费改革后的2002年比2001年乡村两级减收1.9亿元,下降33.8%,2003年暂停征收乡村公益事业金,乡村收入减少4215万元,2004年因降低农业税3%,停收农业特产税共减收2.9亿元。税费改革取消五项统筹,将三项提留列入农业税附加,增长20%,但是五项统筹支出项目改由乡镇财政支出,造成收支缺口加大。2.乡村级组织经费无保障,难以维持基层组织的运转。2003年泰安市乡镇地方财政收入9.4亿元,剔除有专项用途的收入后,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乡镇

4、实际可用财力7.5亿元。按财政实际供养人员(67492人)计算,人均实际可用财力为11158元。如果按照目前乡镇实际执行的工资水平计算,适当考虑计划生育、优抚和基本办公费用,年人均财力达到1.1万元以上才能维持乡镇基本运转。如果国家必保工资(750元)政策全部执行到位,人均财力必须达到1.2万元以上才能保证工资发放和基本运转。但是,由于各乡镇经济基础不同,所以人均财力差距较大。全市86个乡镇中,人均财力在1.1万元以下的有51个,占乡镇总数的59.3%,人均财力在1.2万元以下的有54个,占乡镇总数的62.8%。由此可见,在农业“两税”政策未调整

5、前,60%以上的乡镇维持运转已非常困难。今年农业“两税”政策调整后,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减少2.2亿元,如果不考虑上级新的转移支付因素,将有70%左右的乡镇难以保证正常运转,有50%的乡镇工资无法保证正常发放。2004年全市减收2.9亿元,乡镇保运转、保工资、保稳定、保发展的压力更大。按照目前村干部职数计算,加上必要的办公经费,每村每年约需经费3万元(不包括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如果按照农村税费改革方案确定的村干部配备职数(小村3-5人、大村5-8人)计算,每村每年平均需经费2万元。今年农业“两税”政策调整前,绝大部分村的经费收入在3万元以上,基本能够

6、保证村级组织运转。农业“两税”政策调整后,全市农业税附加只能征收4600多万元,平均每个村1.3万元,在这种情况下,除少部分集体经济比较好的村以外,绝大部分村将难以维持正常运转。3.财政供养人员多,增大了财政支出。目前,全市财政供养人员67200人,每个乡镇约800人。随着人口高峰和各大专院校扩招,学生就业压力和军转干部安置是各地的重大问题。各乡镇仍然面临着人员增加的可能。特别是前一段时间乡镇机构改革后又出现了新的矛盾,使乡镇人员压力更大。村级干部也存在着领取误工补贴人员较多的问题,这都造成了财政负担压力较大。4.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不尽合理,乡镇可

7、增财力有限。(1)财政包干体制。乡镇地方财政收支分块包干,全部由自己解决,决定了财政政策的制定权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下级政府必须处于被动、服从的不平等地位,它始终对上级政府有利,以保证上级政府收入为基本前提。乡镇财政国家税收部分实行高比例的上解而后返还。上级部门不断出台增人、增资因素,下级筹钱发放。(2)分税制。我国的税种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划分,可以分为国税和地税。对于乡镇来说,税收税基很窄,收入弹性不大,增收潜力小,很难形成比较稳定的税收体系。增值税是乡镇主体税种之一,但其75%上解中央。(3)财税管理不顺。乡镇财税分设,管理体制分离。乡镇财政

8、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税、地税的支持,而国税、地税又划片而治,造成各乡镇征收、返还分配不合理。况且国税、地税的人事权不属于地方政府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