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

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

ID:9560705

大小: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5-02

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_第1页
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_第2页
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_第3页
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_第4页
资源描述:

《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开源节流与乡镇财源建设  摘要:在国家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但是,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也使乡镇财政的利益格局和收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经济薄弱乡镇财政面临的收支矛盾加剧,平衡难度加大。经济薄弱乡镇要想逐步改变财政困难局面,在财源建设工作中有所突破,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条件,以效益目标为最终取向,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吸附作用,优化环境,夯实基础,不断培植经济和财源的增长点。  关键词:乡镇财源;开源节流;镇域经济    一、乡镇财源建设现状和特点    从收入结构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发

2、展拉动收入增长。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长的带动,部分主体税种仍然保持较快增速。二是工业财源的主导地位日益稳固。随着乡镇工业经济的发展,工业提供税收所占比重有了很大提高。另外,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工业税源的提高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财源的又一增长点。    二、财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源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主观方面观念僵化,“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许多乡镇领导在财源建设上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缺乏沉下心思,扎实做好财源建设服务工作的决心。乡镇要将工作重点由盲目上新项目转移到整治环境、扶优壮强和优化资源配置上,突出搞好政策引导、科技、信息、资金、流通等方面服务,

3、千方百计为培植财源做好基础工作。近几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些创税企业,为财源做出了一定贡献,但大部分企业规模比较小,税源结构单一,存在着创税少、支柱财源少的问题。其次,农业基础薄弱、存在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需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最后,新兴财源少、后续财源匮乏和财政监管力度不强等问题。财源建设要建立长期的稳定的财源,才能保证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要强化财源建设,做大做优财政“蛋糕”,其关键是要固本开源,在继续强化现有财源的基础上,巩固壮大主导财源,积极培植新兴后续财源,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管的力度等

4、。    三、加强财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工业兴财,全力培育工业支柱财源  1.坚持树立工业财源是第一财源观念。继农业税取消后,工商税收成为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确立工业主导地位,推进工业化进程成为加快发展、及早脱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加快培植规模企业,也是做大财政“蛋糕”的主要途径,发展工业也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工业作为支柱财源的地位都不会动摇。  2.加强招商引资,不断提高效益和扩大地方经济总量。要想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税源经济的比重,就必须以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不断完善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项目,利用内资,启动民资,吸引外资;

5、在引进外资过程中,要改变过去那种一味靠减免税吸引外资的做法,把重点放在优化投资环境上。加大投入,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工业集中区,打造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通过大力招商引资,让外地项目、企业在本地落户,生根开花,以做大做优本地经济这块“蛋糕”,扩张本地的经济总量。同时,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税收征管,防止收入流失。  3.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乡镇要加大对本地科技含量高、利润空间大、带动面广的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稳固其对乡镇财源的支撑作用,要利用现有的产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推进工艺的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及新品开发,使企业能始终占据技术“制高点”,从而尽

6、可能多的占领销售市场空间,有效实现产值和利润的转换,并以此形成新税收增长点。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基础财源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特产税取消和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从农业产品收入中直接获取的农税收入的缺失,并不表示农业对地方财政贡献的完全丧失。相反,随着商品农业、创税农业、创汇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储藏等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加长,农业对财政的间接贡献率会越来越高。因此,仍须大力发展商品农业经济,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逐步提高次生农业经济的含税成份。  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作物的比重,同时,要树立“农

7、、林、渔”并举的大农业的观念,扩大鱼、虾、蟹等养殖、特色林果和苗木花卉种植等在农业内部结构中的比重,通过优化布局,合理安排经济作物(如油菜、棉花、烟叶等)和粮食种植的比例,提高优良品种和种套养模式的比例,加快农业内部结构高速的步伐,变行政推动为利益驱动,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特产品收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2.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打造品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创税农业。应根据我市乡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