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

ID:10800052

大小:5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_第1页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_第2页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_第3页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口腔医学中的研究应用手术、外伤等原因引起的口腔黏膜,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其修复主要采用自体、异体组织移植,因容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增加手术次数且受移植组织量的限制而基本不用,而ADM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故而在口腔颌面外科软组织缺损修复和整形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应用。Rhee等[1]采用ADM对29例大面积口腔黏膜全层缺损进行修复,术后4周观察28例创面实现了完全上皮化,无明显疤痕及挛缩形成,认为ADM可以与口腔基底组织和口腔黏膜较好的结合,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可以沿脱细胞真皮基质胶原支架爬行,最终脱细胞真皮基质被替代并口腔黏膜上皮化。

2、国内法永红等[2]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口腔黏膜组织缺损患者46例,并对修复后创面情况和组织病理进行观察,所有口腔黏膜创面愈合良好,无1例出现排斥反应。经4~6个月后组织学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处所生成的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不易区分。Brychta等[3]将ADM结合自体刃厚皮、网状皮进行复合移植烧伤创面,发现可减少瘢痕的形成,减轻色素沉着,增强创面修复后的弹性与柔韧性。近来Hotta等[4]发现上皮细胞在ADM上表现出比天然黏膜上更高的生物活性和增殖性能,术前将患者的上皮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培养在ADM上制备口腔黏膜替代物,然后移植于创

3、面上,发现移植10天后黏膜替代物开始与周围上皮结合,创面完全覆盖时间平均为28.2d,比直接移植ADM明显缩短,且仅有轻微的瘢痕形成。2在牙周外科中的应用牙龈退缩为牙周病的重要表现,传统用转移自体瓣来修复,近年来ADM用于治疗牙龈退缩及牙根覆盖、牙龈增厚等手术中,获得良好的效果。deQueiroz等[5]应用冠状位瓣联合ADM和单纯应用冠状位瓣两种方法来评估在治疗牙龈退缩的长期疗效,经术前,术后6、12、24个月临床观察,发现术后牙龈平均退缩高度分别为3.46和3.58mm,无统计学差别,但在24个月时单纯应用冠状位瓣组显示了相对ADM组

4、更大的退缩高度(1.62mmvs1.15mm),且角化组织增加厚度后者也较前者多,认为冠状位瓣辅以ADM治疗牙龈退缩比单纯应用冠状位瓣可使角化组织更加致密,长期临床效果更好[6]。Hirsch等[7]也对牙龈退缩病人分别用植入ADM和上皮下结缔组织瓣结合冠向复位瓣术来治疗牙龈退缩,结果显示ADM组达到了98.8%的根面覆盖率。经2年随访观察,临床效果稳定。近来Griffin等[8]发现ADM联合皮瓣移植比自由软组织移植能明显减少牙龈增殖手术术后疼痛、肿胀和出血等并发症。3预防Frey’s综合征Frey’s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一

5、般认为其发生机制是迷走再生学说,手术切断了副交感神经分泌神经支与皮肤汗腺和浅表血管的交感神经支,使其错位再生连接,致在咀嚼食物或刺激唾液分泌时,耳前下区皮肤出汗、发热或潮红。为预防Frey’s综合征,Govindaraj等[9]将64例腮腺浅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皮肤和剩余的腮腺组织间放置脱细胞真皮的实验组,和未做任何措施的对照组,然后分别通过问卷调查和碘淀粉试验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出现主观症状1例,对照组3例;实验组碘淀粉试验检测阳性率为零,而对照组检测阳性率为40%。Sinha等[10]在10例患者中应用了ADM作为植入物屏障预防腮腺

6、切除后Frey’s综合征,术后1年随访,结果也显示了术中植入ADM能减少Frey’s综合征的发生。国内叶为民等[11]在168例患者中,64例行腮腺咬肌筋膜瓣和剩余腮腺组织之间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作为实验组,术后实验组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主观症状的发生率为1.56%,客观检查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104例,主观症状的发生率为60.58%,客观检查的发生率为80%,这一结果与国外文献报道接近。脱细胞异体真皮植入能很好的防治腮腺肿瘤术后Frey’s综合征的发生,而且也是恢复术后腮腺区凹陷畸形的一种有效方法。4在腭裂修复中的作用ADM可成功

7、用于腭裂患者缺损修复,并在修复腭部穿孔的病例中也显示很好的应用前景。应用ADM术后未见腭部穿孔发生,也无移植物排斥和大量瘢痕形成,Clark等[12]用ADM代替局部组织瓣对7例硬腭后缘裂隙宽度>15 mm的腭裂患者采用标准两瓣法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发现除2例因黏膜裂开暴露皮片,所有病例裂隙全部关闭,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均上皮化,并与周围创面组织相融,且瘢痕挛缩均与周围瘢痕无明显区别。Steele等[13]采用在黏骨膜瓣下植入ADM修复腭裂,修复成功率为100%,而传统两瓣法修复成功率为83.3%,证实了ADM在腭裂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受

8、ADM修复腭裂启示,Kirshner等[14]首先通过在动物瘘口的口鼻黏膜间插入ADM,探讨了ADM修复口鼻瘘的可行性。发现植入ADM均出现血管再通,细胞长入,完成上皮化,最终将瘘口修复。随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