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

ID:10814267

大小:6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_第1页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_第2页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_第3页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_第4页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我国教育经费问题的症结与对策论文(周贝隆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员北京100816)一、经费增幅不小,危机却日益加剧改革开放以TheCruxoftheProblemonChina'sEducationalOuthayandltsSolutions(周贝隆国家教育委员会,研究员北京100816)一、经费增幅不小,危机却日益加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全国财政预算内的教育经费1980年113亿元、1985年225亿元、1989年343亿元、1991年460亿元,直到1992年达539亿元,

2、大约每五年翻一番。中小学预算内生均事业费也显著增长:小学,1980年24元,1985年47元,1991、1992年分别为115元和139元;中学,1980年60元,1985年127元,1991、1992上分别达255和301元。尽管如此,近年来教育经费状况却空前恶化。—一拖欠教师工资愈演愈烈。据报道,到1993年,除北京、西藏外,所有省、市、自治区都有拖欠。对占553万小学专任教师超过1/3的204万“民办教师”,政府只给为数甚少的生活补贴。—一各级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的比重(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办学经费)

3、降至1978年来的最低点,中、小学分别由1978年的37.4%和25.3%下降到1992年的18.6%和12.0%。1978年前公用经费已不敷应用,必备的教学设备、图书欠帐累累。现在下降到甚至不足1978年的一半,大多数中小学无钱购买图书,科学实验和音体美设备等教学必要设施严重缺乏,办学条件日益恶化。二、高入学率和低投入的强烈反差解放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以世界上任何大国所未曾有过的速度发展、普及。全国小学毛入学率1949年为38.1%,1953年达72.9%,到70年代就在全国基本上普及了小学教育。由于

4、小学的普及,1990年15~19岁青少年的文盲率只有7.0%,不但远低于印度(34.4%)、巴基斯坦(50.5%),甚至比中上收入的巴西(7.9%)还低些;成人文盲率之低,也为其他低收入国家难望其项背。现有2.2亿文盲中的约2亿是小学未普及时期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消灭青壮年文盲的前景为期不远。表1公用经费在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的比重%(附图{图})表2教育投入和规模比较(1990年)(附图{图})UNESCO在计算时仍沿用小学5年制为基础,如考虑5.6年制并存的情况,实际数要低些,约

5、为115%早在60年代,世界各国政府预算内的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一度普遍显著增长。工业化国家从约4%增到5~6%;发展中国家从约2.6%增至3~4%。我国到1980年,尽管教育规模已显著增大,教育经费只占GNP的2.5%,1983、1985年稍升到2.7%,此后又逐渐回落,1991年1992年只有2.3%,甚至更低。我国要维持比其他低收入国家高得多的入学率(比印、巴分别高约30%和两倍半,比中、印以外的低收入国家平均高70%),政府财政预算对教育的投入却比这些国家低得多,这就是我国教育经费出现危机的

6、症结所在。还应指出,在我国教育投入比重进一步降低的同时,十年来巴基斯坦却从原来占GNP2.0%提高到3.2%。有人认为,低投入、大规模,正说明我国教育投资效益不低。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诚然,如达到同样的效果,规模大、投入少是效益高的表现。但是,我国由于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低下,民族素质堪忧,已危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正是投入短缺,严重危害了教育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三、衡量教育经费水平的有效判据—一生均经费指数如何对教育经费状况进行历史的、国际的比较,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

7、们。库姆斯(philipH.Coombs)根据对美国、加拿大、瑞典三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惊异地发现:“即使教育质量依旧或下降,所有教育系统的实际生均成本呈逐年上升的反常(!)趋势。”(《TheWorldCrisisInEducation—一TheVietheEighties》,OxfordUniv.Press,1985)在我国,教育经费虽然基本做到“两个增长”,中小学生均经费也增幅不小,但办学经费却更加拮据。“我国基础教育是用占世界0.78%的教育经费培养着占世界19.81%中小学生。”(王浒:《办大

8、教育的出路何在—一关于教育投资的思考》,《北京日报》1994年1月4日)据此,我国基础教育生均投入只有世界水平的1/25,难道这就说明教育经费短缺的程度,而需将生均经费增加24倍吗?显然不能。千家驹等曾主张,发展中国家不能与发达国家比教育投入的绝对数,但教育经费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应当做到基本一样。对这个问题,一方面理论界有争议,另一方面也难以从各国实践中找到例证。如何正确认识教育经费增长的规律,寻求定量的、科学评价教育经费状况的基本指标,已成为80上代以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