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ID:10814579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高校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在质量工程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并将其作为一条重要举措向全国推广。教学团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各高校非常重视教学团队建设。近些年来我校加大了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本文主要谈谈教学团队建设实施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1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势在必行    建设高校教学团队绝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就教育教学而言,长期以来,大学

2、的教师教学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一种松散、开放式的目标管理体制。教师接受了教学任务后,除按时完成各种教学环节,其他工作时间都由教师自己支配。高校教师的工作方式一直处于孤立的、封闭的状态,教师之间彼此保守、互不相干、互相防范,即使教学中出现了问题和困难,也不交流,根本谈不上合作研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基本上是独自面对特定的教育情境,相互隔离,同事之间缺乏合作交流的气息与氛围。  在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学改革日益推进,教学过程中广泛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高校教学内容日益综合化,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仅凭个人的学习和探索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

3、通过团队学习实现教师的知识交流与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比如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传、帮、带”,而老教师也需要在与青年教师的知识共享中更新观念和知识[1]。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之间的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不仅可以导致更高的个人工作效能,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间更积极的人际关系,创造一种尊重人、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和谐工作环境。故此,高校教学团队建设势在必行。    2如何建设高校教学团队    2.1打造名师”级教

4、学型学术带头人  前哈佛大学校长、离任后又任名誉校长的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2]。可见,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由当代一流教师支撑的。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接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的讲话中指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靠什么?关键靠教师,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3]。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4]。  选择水平高、能力强的团队带头人是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的第一步。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

5、者、组织者、建设者,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和凝聚剂,在团队中起着学术引领和团队“脊梁”的作用,其学术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决定着团队的兴衰。要着重培养和引进“名师”级教学型学术带头人。所谓教学型学术带头人是指具有较强的教学改革、创新意识,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学效果优秀,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造诣较深的人。教学型学术带头人不同于科研型学术带头人,不一定在某学科专业方面科研成果显著,而是在教学和教学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教学型学术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头羊”,是教学团队的关键因素之一,引领着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方向;教学型学术带头人除具有较高的学术

6、水平和学术地位外,还应具有治学严谨、勇于开拓、目光远大、胸襟开阔、善于合作、甘于奉献的人格品质。打造“名师”级教学型学术带头人,可以充分发挥“名师”级教学型学术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出一批批教学科研骨干力量,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把学科发展最前沿、最精华的东西展现给学生,从实践方面深化教学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名师”和团队相得益彰。  我校在这方面既有理论的探索,也有较成功的实践。例如,管理学院的杨善林教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同时,他领头的《信息管理类专业》教学团队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与环境工程学

7、院的宋传中教授牵头的《资源勘查工程》课程教学团队是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他本人也是2007年校级和安徽省教学名师;数学系主任朱士信教授是2007级国家教学名师,他领军的《工科数学基础课》教学团队是2008年校级、国家级教学团队,这样的案例在我校有很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上三位教学名师的确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同时,他们牵头的教学团队正是一支精良的教学队伍。  2.2教学团队的规模要适中,结构要合理  研究表明,高效的团队规模都比较小,通常不超过12个人。这是因为,成员太多时,往往会导致交流不充分,团队内容

8、易出现小群体,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互相信赖感,进而影响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从教学团队的结构看,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教学团队应该老、中、轻相结合。高校中优秀的老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