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ID:10833250

大小: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8

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1页
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2页
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3页
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4页
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海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概况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概况,并对生物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初步的讨论与展望。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国内外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许多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抗艾滋病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研究。发现了大批具有上述作用的新颖化学成分。海藻(Algae)是海洋中的低等隐花植物,全世界约有3万余种,被人类广为利用的海藻主要是褐藻、红藻、绿藻和蓝藻,约百余种。目前的研究显示藻类植物含有多种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真

2、菌、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的活性物质。关键词:海藻、生物活性、抗肿瘤、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抗心血管疾病海藻与人类有着非常密切关系,它作为重要的药物资源在我国传统中医药中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等著作中早有收录,海带、昆布、羊栖菜、海蒿子等海藻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前列腺增生、淋巴结结核及恶性淋巴瘤、乳腺增生、炎症(如肥厚性咽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另外还用于治疗甲亢、眼病、不孕症、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等多种疾病。近年来取得的这些成果,为海藻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前景。91、抗

3、肿瘤萜类是海藻中报道较多的一类抗肿瘤活性成分。松节藻科凹顶藻属Laurencia是萜类的“天然工厂”,富含各种具细胞毒活性的卤代三萜、二萜、倍半萜。如钝形凹顶藻L.obtusa中分离到两种具角鲨烯三萜骨架的溴代醚,都具有抗肿瘤作用[1]。大量药理及临床研究表明,海藻多糖能激活免疫受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在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中,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抑瘤效果好等优点[2]。海带在我国有悠久的食用历史,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物学功能多项研究表明,海带多糖具有抗肿瘤作用。从海带提取的高纯度U2岩藻多糖类物质注入人工培养的骨髓性白血病细胞和

4、胃癌细胞,其细胞内的染色体就会被自有酶所分解,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2]。施志仪等研究发现海带褐藻糖胶可抑制人肝癌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此外,海藻多酚同样也是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根据实验推测透析液最佳抑制浓度在0.085~0.10mg·mL_1左右。并指出鼠尾藻中的多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还与海藻多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海藻多酚抗肿瘤作用强于低相对[3]。2、抗病毒许多海藻多糖(多数为硫酸多糖)也具有抗病毒活性。一种基于角叉菜胶的阴道消毒Carraguard可有效抑制HIV和其他性传播病原,已经在南非

5、和博茨瓦纳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鹿角菜(Pelvetiasiliquosa)和墨角藻属褐藻(Fucusistichs)中的岩藻聚糖可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9、人乙肝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及人单纯疱疹病毒HSVI、Ⅱ等多种病毒_1。墨角藻Fusvesiculosus、印度洋中的一种红藻、石莼Ulvalactca中都发现了抗HIV等病毒活性的多糖。除了常见褐、红藻外,太平洋裂膜藻(Schizyniniapacifica)中的硫酸多糖也可特异性抑制HIV病毒逆转录酶[10]。研究表明海藻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是主要通过增强免疫和阻止病毒吸附两

6、种途径实现的[15,21,22]。另外其抗癌、抗病毒活性可能还与其可清除病理状态下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过多活性氧(从而避免了正常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机体损伤)有关[4]。绿藻多糖不仅能够抑制病毒的吸附,而且能影响到病毒复制。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抗病毒活性成分。病毒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病毒体与细胞接触,进行静电结合,此过程是非特异的,可逆的。二是病毒表面位点(蛋白质结构)与宿主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此过程是特异的,非可逆的。绿藻硫酸多糖通常能抑制以上两个过程,通过掩盖病毒膜糖蛋白上的有效位点或与宿主细胞的CD4受体结合阻断病毒对宿主细胞的

7、吸附从而实现抗病毒作用。通常,抗病毒活性依赖于它们的硫酸化程度。硫酸化程度加大后,抗病毒活性增强[5]。3、抗细菌、真菌海藻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多为结构独特的卤代化合物、胆碱、酚类、萜烯类、单宁、多烯脂肪酸等。如,海门冬属含有抗菌活性的卤代甲烷;在松节藻科中含有较多具抗菌活性的溴酚类化合物;马尾藻和某些红藻、绿藻均含有马尾藻素,为含硫、氮的酚类,活性极强,对很多微生物都有抑制作用;凹顶藻等中的卤代化合物,钙扇藻、网地藻等海藻中的萜类化合物常具有抗菌活性[6,7]。另据报道,在Deliseapulchra9中分离到的一种卤代呋喃酮(图8)具有良好的

8、抗细菌活性,可阻止多种病原菌聚集形成菌落,将有可能用于治疗胆囊纤维化患者肺部的铜绿假单胞菌慢性感染[8,9]。4、抗氧化海藻中富含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海藻多糖及超氧化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