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ID:10875278

大小:47.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08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_第1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_第2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_第3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_第4页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2、【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

3、》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名家解读古代文学】吴承学:《四库全书》与评点之学  【内容提要】35明清以来,在文学批评上形成评点与反评点两大理论阵营。本文以《四库全书》的编纂以及对评点著作的评价,考察清代官方对此问题既有一定倾向又比较暧昧的学术立场及其形成原因

4、、文化内涵和学术影响。    中国古代评点渊源久远,到南宋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极盛,形成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批评形式。明代中后期,评点开始受到批评。至清代,评点与反评点形成鲜明对立的不同立场。在民间与大批文人那里,评点拥有大量受众,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批评方式。然而,在一批志趣高古、反对时尚的批评家那里,评点之学却颇受攻击。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没有哪一种批评形式本身像评点之学这样引起如此激烈的争议。以往文学批评史学者多注意到文人之间对于评点之学的不同观点,但忽略了官方的学术立场。《四库全书》的编纂与批评为我们考察清代官方文学与文化立场提供了特殊

5、视角。在《四库全书》的编纂整理过程中,涉及到对于评点著作的评价与处理。代表当时官方与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四库全书总目》①对于评点学这种流行文化的态度与立场是很重要的,了解这种官方的立场也是研究中国文学评点学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②35。    一 论宋人读书法与评点  《总目》对于评点学的研究与评价是通过对评点学史上一些史实与个案来进行的。《总目》对于评点之学的考察是从宋代著作开始的。旧本题“宋苏洵评”《苏评孟子》提要谓:“宋人读书,于切要处率以笔抹。故《朱子语类》论读书法云:先以某色笔抹出,再以某色笔抹出。吕祖谦《古文关键》、楼昉《迂斋评

6、注古文》亦皆用抹,其明例也。谢枋得《文章轨范》、方回《瀛奎律髓》、罗椅《放翁诗选》始稍稍具圈点,是盛于南宋末矣。此本有大圈,有小圈,有连圈,有重圈,有三角圈,已断非北宋人笔。其评语全以时文之法行之,词意庸浅,不但非洵语,亦断非宋人语也。”(《总目》卷三十七)这段简短的提要实际上提出了评点学史上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一、宋人评点与宋人读书方式关系密切。按:《朱子语类》记载了一些朱熹与其他宋代学者标抹读书法:  某少时为学,十六岁便好理学,十七岁便有如今学者见识。后得谢显道《论语》,甚喜,乃熟读。先将朱笔抹出语意好处;又熟读得趣,觉见朱抹处太烦,

7、再用墨抹出;又熟读得趣,别用青笔抹出;又熟读得其要领,乃用黄笔抹出。至此,自见所得处甚约,只是一两句上。却日夜就此一两句上用意玩味,胸中自是洒落。③  尝看上蔡《论语》,其初将红笔抹出,后又用青笔抹出,又用黄笔抹出,三四番后,又用墨笔抹出,是要寻那精底。看道理,须是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方是。④35  他们所用的已经是五色标抹读书法了。朱熹的标注读书法对于其门人乃至对南宋文学评点方式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朱熹的门人黄幹(字勉斋),也有一套标注的方式。元人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卷二就引了“勉斋批点四书例”。黄幹的标注方式是对朱熹读书标志法的发

8、展,而他的标注方式又被他的学生何基继承下来。据《宋史》四三八卷《何基传》载,何基“凡所读无不加标点,义显意明,有不待论说而自见者。”这里的“标点”,就是“圈点”。何基的学生王柏(字鲁斋)也得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