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

ID:10894155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_第1页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_第2页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_第3页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工踝关节置换的X线评价论文毛宾尧,黄涛,应忠追,李新春,司全明【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踝关节置换前后的X线片评价。[方法]提出术前和术后的踝关节正侧位片的X线片评价要点进行分析,根据X线影像确定术前的切骨部位、植骨和固定方法,明确了假体的正确位置和位置异常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如踝关节不稳定、半脱位、胫骨基板倾斜、边缘载荷和影像学松动等。[结果]43例随访2年~8年4个月,平均5年5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Kofoed评价标准和作者评价方法进行分析.freelent∥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evaluationmethodfortotalankle

2、replacement.[Method]AccordingtoanteriorposteriorandlateralXrayfilmsofanklejointpreandpostoperatively,thelevelofosteotomyandmethodofbonegraftingedandthecorrectpositionoftotalanklereplacementanditsplicationentonthsonths.RI检查常列为不宜或禁忌。因此,熟知X线评价在置换前和置换后的意义显然格外重要[1,2]。Kofoed认为,正像髋、膝关节置换的X线检查一样,

3、是检验和评价术者是否正确完成手术的主要手段,是评价术后疗效与现有症状关系的最客观佐证[2]。自1997年10月~2006年4月,作者对43例踝关节病进行了人工踝关节置换,从初期至采用作者推荐的X线评价方法,无一失误。1临床资料本组43例(踝)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8~64岁,平均49.5岁。43例中骨关节炎22例,其中16例可追问至多年前有踝部外伤史,和距骨体顶部局限性缺血坏死和踝关节炎2~3年2踝。创伤性关节炎21例中包括胫骨骨折并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广泛切除后行踝关节和距下关节融合2年1例。所有患者,踝关节疼痛、跛行,多数非甾体类镇痛药物难以缓解;踝关节距下关节融合

4、后步行僵硬、足疼要求置换治疗1例。所有病例术前、术后均按X线评价方法施行。2X线评价方法和处理2.1置换前踝关节的X线评价和处理正确的踝关节正、侧位片是进行X线评价的基础。2.1.1将踝关节X线图1A简化成图1B示意图分析,正位图:胫骨关节面上画AB线,与内踝内缘线作交点(B’),其下划定的范围为胫骨关节面切除线。侧位图恰为CD线,应与AB线(面)相合。此AB和CD线的设定其下应予切除,(1)必须切除胫骨远端关节软骨、软骨下骨,能切到其穹顶上,裸露点状出血[2];(2)此切骨线须与胫骨纵轴相垂直;(3)不损伤内踝和外踝的强度;(4)切骨线应在最高的软骨下骨水平线,尽可能少切骨,

5、尽可能多保留胫骨远端致密应力骨小梁段及其强度[2]。2.1.2距骨切骨线的划定2.1.2.1PQ线为距骨纵轴线在侧位片上按距骨前下、后下设N点和O点,获NO线;于距骨头的前上设M点,经M向后作与NO平行线,在距骨体后上边缘获交点L,显示ML线。至此,在ML线行与NO线间作出中分线PQ线。PQ线是穿径距骨头、颈和体部纵轴线,且将距骨分成上、中、下1/3。2.1.2.2距骨可切除部分原则上距骨体的上1/3是可以切除的,是安装距骨假体的切除极限。如距骨顶部有局限性缺血坏死(限在1/3),切除该部,假体仍然可以植骨安装。作者经治2例(踝)系切除距骨体顶部1.2cm(1/3高)厚度,植入

6、适量自体骨按置距骨假体,术后随访4年8个月、5年9个月效果依然良好。2.1.2.3一般毋需作上述大量切骨处理,要求尽可能保留较多距骨体顶部,其正确的切骨线(面)应在正位图中的EF线和侧位图中的GH线,该2条线就在距骨体顶部的关节球面软骨和软骨下4~5mm,沿EF和GH线两端作与距骨内、外侧关节软骨下骨切除线正位图EI和FJ线,与侧位图GK和HL线,这4条线划定了内外两侧和前后方应切骨的范围。同时表明了保留距骨内、外踝关节面的安排,也维护了距骨的供血的顺应性,避免因距骨笼罩在过深的假体内而出现供血障碍[3]。需强调距骨体顶部的正常切骨厚度为5~7mm,大约是距骨的1/4高度。如果

7、切骨厚度超过10~12mm,须于距骨假体顶部植入少许颗粒骨,术后推迟患足完全落地负重时间(3周以上)[1,2]。对于距骨体因多种原因引起发育不良(图2),即使距骨切骨再少已无法正确安置假体并使之稳定。因此,必须行结构性植骨,并将假体的矢向舵板在槽内深插至下半距骨体内,而不宜穿透距骨影响距下关节的完整性[3]。所有胫距骨切骨线,除距骨体顶部的周边宽5~6mm、厚2~3mm切骨以外,当置足于0°位时,都是互相平行或重叠,而且没有倾角[1,2]。术中距骨周边切骨线、切骨宽度和厚度,尚须依从术者所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