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

ID:1089811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_第1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_第2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_第3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_第4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发展与保护论文.freelm,雨热同期,降水变率大,大部分集中在6~9月,多数地区无霜期不足200天。土壤主体为褐土,其中粗骨褐土分布广泛,多位于低山丘陵的中上部,土层瘠薄,土层深度一般在35mm左右,以中层粗骨土为主,深层壤质土少,难利用土地多,许多地方为基质裸岩。土壤ph值为7.O~8.5,呈弱碱性反应,具有富钙、易漏水的特点,不利于植被的发育。区域内地貌南高北低,生态环境质量差异很大,部分区域林木覆盖率高,植物资源丰富,局部已形成较稳定的生态系统。1.2社会经济概况南部山区面积约1500km

2、2,范围内共有农业人口近60万人,分布于历城区、市中区、长清区的14个乡镇,乡镇企业不发达,居民主要收入以农业耕作和经济林果品销售,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居全市中等水平。二、南部山区在全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处的地位2.1目前南部山区的生态状况由于南部山区特有的石灰岩母质和岩溶地貌,土壤瘠薄,导水条件差,植被生长受限,除部分林地质量较高外,大部分林地质量不高,加之近年来济南城区不断南扩,各种建设项目重开发轻保护,开山采石对山区林地破坏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南部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目前,南部山区的原生森林已被严

3、重破坏,现有森林主要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植被覆盖率经建国后几十年的林业的发展到现在的25.9%,除部分国有林场保存有较完备单一的林分外,大部分山体以次生灌丛和灌草丛占绝对优势,少数山体已呈现由荒草地向裸岩山地演替的趋势。现有林分大部分均为人工纯林,植被构造不太合理,构成单一,森林的生态效益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稳定性差,不易抵抗外界干忧。2.2南部山区生态建设对济南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南部山区指市区南部千佛山、二环南路以南的大片山区,这里地处泰山北麓,南高北低,群山环抱,空气清新,景色怡人,是维持济南市生

4、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境内经几十年的林业生态建设,果林密集,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5.9%,极少部分地区已形成较稳定的生态系统,是济南市的绿色屏障和生态经济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域优势,将大大促进市区向南推进和南部山区小城镇的开发建设,但鉴于南部山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发南部山区必须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对南部山区实行保护性开发。2.3恢复南部山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途径恢复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系统的具体目标是通过人为措施,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森林覆盖率(平均森林覆盖率在30%以上,林分郁

5、闭度在手O.3~O.5,且分布比较均匀,草地覆盖率在于40~60%)和一定的土壤肥力,增加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使地带性植被落叶阔叶林占优势,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和自我维持能力,带动经济发展与环境美化,实现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实施南部山区生态功能区的措施3.1把南部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是指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重要生态

6、功能区内划定的特殊保护区域。生态功能保护区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禁垦、禁伐、禁牧,也不是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封闭式管理,而是要在确保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提下,制止新的生态破坏,实行生态的重建、恢复。南部山区作为济南市的生态功能区,应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并举,因地制宜,合理绿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注重生物多样性;应加大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恢复林草植被,通过封育治理或人工种植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应统筹兼顾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既要开发建设,又要保护生态环境

7、质量不能下降,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经济利益。3.2建立生态功能区的有利条件在南部山区建立生态功能区,主要应做好南部山区的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搞好流域综合治理,建设好生态系统的稳定的基底系统。(1)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南部山区人民的广泛关注,有利于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和治理成果的巩固。(2)中央制定的生态效益补助和以粮换林等优惠政策,可以使生态功能区的群众生活得到保障,群众参与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的积极性很高。

8、(3)林业系统造林经营、林政管理、科研推广和种苗供给机构健全,队伍稳定,具有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和生态建设的经验,科技支撑能力强。(4)搞好流域综合治理,将治理山坡和沟谷结合起来,根据流域地势及沟坡侵蚀程度,采用合理的组合配套工程,控制水土流失。3.3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提高南部山区的森林覆盖率(1)实施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2)凡有天然落种条件的荒山荒滩、裸岩石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