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

ID:14253949

大小:61.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27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_第1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_第2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_第3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_第4页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学号:2008021000姓名:朱仕霞:Email:zhushixia1986@126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i单位代码10445学号2008021000分类号Q149研究生类别全日制硕士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建设研究学科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申请人姓名朱仕霞指导教师王立红副教授论文提交时间2011年5月28日i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

2、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

3、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字: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ii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I1绪论11.1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廊道的研究进展与趋势1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1.3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51.3.1研究内容.51.3.2研究的技术路线.62生态廊道基本理论62.1生态廊道的概念及分类62.2生态廊道的功能.72.2.1道路生态廊道的功能72.2.2河流生态廊道的功能82.2.3山脊生态廊道的功能.103济南市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景观建设113.1研究区概况113.1.1研

4、究区位置与范围113.1.2研究区自然概况113.1.3研究区存在的问题143.2生态廊道的合理宽度153.2.1道路生态廊道宽度163.2.2河流生态廊道宽度163.2.3山脊生态廊道宽度183.2.4生态廊道建设的基本原则193.3研究区生态廊道景观分析研究.203.3.1研究区生态廊道空间格局分析203.3.2研究区生态廊道总体规划布局223.4研究区生态廊道建设.22iii3.4.1道路生态廊道的建设.233.4.2河流生态廊道的建设.253.4.3山脊生态廊道的建设.284结论.36参考文献40攻读

5、硕士期间发表论文43致谢44iv中文摘要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对整个济南市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近年来不断开发利用,使得济南南部山区景观破碎化不断加剧,景观破碎化已成为众多环境问题的根源,无论在生物多样性、泉水补给能力以及水土流失等多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而廊道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廊道通常具有栖息地Habitat、过滤Filter或隔离Barrier、通道Conduit、源Source、和汇Sink五大功能作用。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调控洪水等多种功能。因

6、此合理建设济南南部山区的生态廊道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根据济南南部山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取了生态廊道的分类方法,将济南市南部山区的生态廊道分为三类:道路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和山脊生态廊道。并将南部山区依照地形的不同,分为两大区域进行建设,即将泉泸河流域、锦绣川流域、锦阳川流域和锦云川流域作为山地区,研究区内的其它区域作为平原区进行建设。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建立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借助RS和GIS技术,对济南南部山区2004年E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并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根据地形图和土地利

7、用类型图,通过arcview3.3,提取出研究区内的道路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和山脊生态廊道。(2)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生态廊道的合理宽度:研究区内的道路生态廊道的合理宽度的确定,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各不相同:山地区,由于地形复杂,道路两侧的坡度较大,则需道路生态廊道宽度大于60m;由于人视觉所及区200m范围内为最敏感区域,同时200m可满足动物的迁徙和传播功能以及水土保持功能,因此,三川地区内绕城高速东段经过龙洞森林公园段、省道S327红叶谷风景名胜区段、省道S103柳埠自然保护区段,道路廊道的宽度为200m

8、,200m范围内进行高标准绿化建设。研究区内的河流生态廊道的合理宽度的确定,在山地区,地形陡峭,坡度大,因此参考夏禹九等人建立数学模拟拟合河岸植被缓冲带宽度,其宽度计算公式如2下:F10+0.03S,式中F为缓冲区之宽度,s为坡度。确定山地区河流廊道为251m。平原区的河流生态廊道,选取目前普遍采用的30m宽度。并依据河流生态廊道流经不同功能区进行合理的修改建设。研究区内的山脊生态廊道宽度的确定,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