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

ID:10909322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1页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2页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3页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4页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种术前训练及术前准备。术后动态生命体征监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注意伤口敷料及引流液变化;防止植骨块脱落;加强术后功能锻炼;预防护理并发症,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过程。结果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和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满意。结论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正确的专科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基础,对治疗质量起到重要保证。�【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融合术;

2、围手术期7脊髓型颈椎病是最常见、最严重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以至于行走困难,胸腰有束带感,严重者可致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前路手术具有简单、安全、暴露好,出血少,即可解除脊髓前方的压迫,又可行椎间骨稳定颈椎的特点,所以临床多被采用。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采用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5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例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0岁。病程6个月~16年。所以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痛,肢体的肌力减退、手持物困难和

3、躯体感觉障碍,上肢及下肢病理征阳性。�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因进行性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和其他症状加往往久治不愈,患者痛苦不堪,既迫切希望能早日解除病痛,又非常惧怕手术,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认为颈椎手术风险大,极易造成瘫痪,甚至死亡。要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应以和蔼亲切的态度进行自我介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医生技术,成功手术病例,认真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解除患者思想顾虑。�2.2术前训练�2.2.1食管、气管推移训练。术前一周指导患者进行食管、气管推移训练。方法:嘱患者用2~4指指端,在手术切口对侧,顺气管侧旁将

4、气管、食管向非手术侧推移。持续5~10min,逐渐延长至30~40min,每天数次。牵拉的力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以不引起呛咳为度。本组入院后即进行训练,平均训练了5d。� 72.2.2加强呼吸功能锻炼。瞩患者戒烟,注意防感冒。教患者缩唇呼吸,即用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嘴唇呈吹笛状,缓慢呼出,指导患者做深而慢的腹式呼吸。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瞩患者深吸气,在吸气末屏气片刻后,爆破性咳嗽,将气道内分泌物咳出。�2.2.3体位及卧位训练。术前1周前入路患者开始卧位练习,肩部垫枕,使颈部呈后伸位并制动,直到能坚持1~2h。仰卧位时枕不宜过高,侧卧时头可略抬

5、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直线,不向任何方向偏离,并教会其翻身的方法和起卧的方法(侧卧起床),选择合适围领[1]。训练卧位大小便,以防术后因不习惯卧床排便造成尿潴留和便秘。�2.3常规准备。术前备皮,备血。术前禁食12h,禁水4h。遵医嘱术前30min给予抗炎药。患者如手术室后准备好氧气、负压吸引器、气管切开包、心电监护仪等备用。�3术后护理�3.1体位护理术后患者去枕仰卧位,颈部双侧置沙袋固定,防止出血及植骨滑脱。咳嗽时可用手轻托颈部,禁止颈部过屈、过伸及转动,防止前移或脱落。,避免颈部的过伸活动、过早起床,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

6、身,1人扶头、肩,另一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使患者舒适。病情稳定后可在颈托的保护下半靠卧位或坐位� 73.2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6~24h,2L/min氧气吸入6~24h;72h内严密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密切观察呼吸情况,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痰液黏稠、喉头水肿者行雾化吸入,雾化完毕,立即轻拍背部,使痰液松动,易于咳出,必要时定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喉头水肿通常在36~48h达高峰[2],床边应备气管切开包,以便急需时使用。�3.3伤口引流管护理颈深部血肿是颈椎前路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

7、12h内。应经常巡视、观察创口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注意切口周围有无肿胀,一旦发现血肿压迫,立即通知医生拆除颈部缝线,清除血肿。所有患者均放置负压引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保持引流通畅。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为暗红色血性,若发现引流液较清澈或为淡红色液体,需高度怀疑脑脊液漏,此时应将切口负压引流改为普通引流,并去枕平卧,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头痛症状,并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处理[3]。�3.3饮食护理一般术后67h开始给流食,少量多餐或适当给与静脉营养支持。手术初期嘱患者进柔软、低温的半流质饮食,过热的食物可加

8、重颈部伤口出血,过硬的食物在吞咽时也可刺激食管引起不适。进食时注意有无喉返神经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