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ID:11011008

大小:13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9

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1页
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2页
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3页
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4页
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烟囱工程沉降观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D公司第二动力厂烟囱工程沉降监测方案编写:审核:批准:电传:地址:X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二0年月日12目录一、工程概况3二、监测依据3三、水准点以及沉降监测点的布设31、水准点的布设32、水准点的形式43、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44、监测点的制作和埋设45、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6四、沉降监测的方法61、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62、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63、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74、监测中的注意事项8五、各施工阶段中的变形观测81、结构施工阶段的变形观测82、建筑物全部竣工后的沉降变形观测93、监测计划9六、沉降稳定控制值9七、主

2、要监测仪器、设备10八、监测数据分析及成果提交101、数据计算及分析10122、提交以下成果10九、沉降观测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111、曲线在首次观测后即发生回升现象112、曲线在中间某点突然回升113、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124、曲线的波浪起伏现象125、曲线中断现象12十、服务承诺1312DD公司第二动力厂烟囱工程沉降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DD公司第二动力厂既有建筑烟囱工程位于襄阳高新开发区劲风路西侧,该建筑高120米。根据设计要求,以及保证建筑物再使用过程中的安全,DD公司第二动力厂委托我公司对该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工作,X

3、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编制本方案。二、监测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委托单位DD公司第二动力厂的要求;三、水准点以及沉降监测点的布设1、水准点的布设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尽量不少于4个,以组成水准网。委托单位应负责对水准点进行保护,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在布设水准点时应考虑下列因素:A.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

4、不应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12A.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以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B.离开地下管道至少5m。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C.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0.5m。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如果由于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离建筑物较远或条件不好,为了便于进行沉降观测和提高精度,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2、水准点的形式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要求,一般与三、四等水准点相同,但也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沉降观测在

5、时间上的要求等决定。当场地为砂土或其他不利情况下,应建造深埋水准点或专用水准点。3、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区域内的永久水准基点引测。如果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基点的距离超过2000m,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取假设高程。4、监测点的制作和埋设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监测点要结合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布置在最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沉降变形特征且便于监测的位置。高层建筑物应首先沿其周围每隔10~20m

6、设一点,(当委托单位有具体要求时以委托单位要求进行布点)12。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监测点纵横向要对称,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本工程沉降监测的标志拟采用隐蔽式标志。如观测点的布置不便于测量时,测量人员应与委托方协商,选择合理的布置方案。所有观测点应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和记录。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A.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B.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烟囱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C.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根据本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及委托方的要求,埋设情况如

7、下:该建筑物体共布设4个沉降监测点。5、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沉降观测点的形式和设置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或设计。一般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大都设置在外墙勒脚处。我公司的观测点形式如下:12四、沉降监测的方法1、沉降监测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建筑物的特性和相关规范的要求选择沉降监测精度的等级,本工程的基准点联测及建筑物沉降监测,均按照二级沉降监测要求实施,采用往返闭合观测法。2、沉降监测的精度要求各项监测指标要求序号项目精度备注1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h≤±1.0,n为测站数2视线长度≤50m3前后视距差≤2.0m

8、4前后视距差累积≤3.0m5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0.5mm6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mm3、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基准点埋设稳定后首先对基准点进行两次联测,将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后,确定每个基准点的高程。首次监测应在监测点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监测的沉降监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