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ID:11864501

大小:1.35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7-14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1页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2页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3页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4页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工程沉降观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观测目的和范围13.1观测目的13.2观测范围24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25路基35.1一般规定35.2观测的内容45.3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布置46桥梁116.1一般规定116.2沉降观测的内容116.3沉降观测点的布置116.4观测精度126.5沉降观测频度126.6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127过渡段157.1一般规定157.2观测点布置与观测频次157.3观测精度167.4沉降观测频度167.5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168监测组织管理178.1人员管理178.2设备管理178.3质量管理189附件18

2、第34页工程概况XX集团公司XXⅠ标工程指挥部一项目经理部负责承建新建XX铁路南XX段,起于XX站(不含),止于沙井大道特大桥(不含),起讫里程D1K1+363~D1K7+439,全长6.076公里,总工期为28个月,工程造价约为5亿。管段内含路基土石方工程、各类涵洞工程各15座、框架涵2座、二坑溪四线中桥1座、XX四线特大桥1座。XX四线特大桥梁桥梁里程范围为D1K2+765.408~D1K4+489.088,孔跨式样为13×32m+(36+64+36)m连续梁+2×24m+1×32m+(72+2×128+72)m连续梁+(52+88

3、+52)m连续梁+2×32m+(36+64+36)m连续梁+8×32m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梁全长为1723.68m,本桥依次跨越江北大道、X、江南大道、五一路。连续梁主墩采用圆端型实体墩,边墩及其余桥跨桥墩均采用矩形墩,钻孔桩基础。1编制依据⑴、《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⑵、《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91);⑶、《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2观测目的和范围2.1观测目的第34页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桥涵和路基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桥

4、涵和站场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软土填土速率。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客运专线轨道结构铺设质量。1.1观测范围本标段的观测范围D1K1+363—D1K7+439,包括二坑溪中桥、X四线特大桥以及管段内所有路基、涵洞。2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2.1基本原则⑴、本标段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工点按具体要求确

5、定。⑵、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⑶、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范围一般不宜小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⑷、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工作基点。⑸、对监测网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有关规定。2.2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⑴、本标段沉降变形测量按二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见表4.2.1第34页表4.2.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

6、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误差(mm)二等±0.5±0.3±3.0三等±1.0±0.5±6.01.1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⑴、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本标段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按沉降变形等级二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⑵、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表4.3.1执行:表4.3.1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0.5

7、0.130.30.5DS05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等1.00.30.60.8DS05或DS1型仪器,按《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测量技术暂行规定》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⑶、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独立建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并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⑷、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本标段水平位移监测按二等规定执行。对于软土地基等设计有特别技术要求的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

8、执行。见表4.3.2第34页表4.3.2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一等±1.5<300±0.7≤1/250000按国家一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