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复习提纲

ID:11109426

大小:72.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07-10

《教育学》复习提纲_第1页
《教育学》复习提纲_第2页
《教育学》复习提纲_第3页
《教育学》复习提纲_第4页
《教育学》复习提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提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一、教育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3、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4、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2)生物起源说(代表:法国利托尔诺和英国沛西*能。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

2、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4)劳动起源说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24二、现代社会的教育1、教育现代化的特征(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2)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3)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2、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

3、育具有科学性三、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萌芽阶段①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墨翟提出“兼爱”“非攻”;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学记》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文献,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②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西方教育学思想主要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4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法分为三步: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助产术体现了启发诱导原则。柏拉图的

4、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2)独立形态阶段①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提出“泛智教育”,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②卢梭的代表作是《爱弥儿》,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倡导自然教育观和儿童本位观。他被誉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③德国康德是将教育

5、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他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④瑞士裴斯泰洛齐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⑤英国洛克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⑦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3)多样化阶段①实验教育学(代表:梅伊曼和拉伊)②文化教育学(代表: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24

6、③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杜威、克伯屈)④制度教育学(代表: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⑤马克思主义教育学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⑥批判教育学(代表: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4)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①20世纪中叶以后,苏联赞科夫出版《教学与发展》,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②苏联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③德国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法。④法国朗格朗出版《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

7、代表作。⑤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四、学校文化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3、学校文化的类型: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组织与制度文化、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24五、个体身心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8、。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内法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霍尔和格塞尔)(2)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共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