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ID:11109562

大小:79.58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10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_第1页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_第2页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_第3页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_第4页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本质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社会活动。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题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20世纪以后世界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征)1.

2、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孔子教育思想简答题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1.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2.重视因材施教。3.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因此,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简答题)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和他们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他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

3、学特点: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也是生长,主张在做中学,杜威是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社会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第二章小学教育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适龄儿童:年满6周岁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小学教育的特点)简答题重点1.普及性2.基础性3.强制性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依据(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简答题小学教育目的的意义#小学教育目的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4、它贯穿于小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小学教育活动具有指导意义。1.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小学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3.小学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作用)简答题#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精神实质)论述支撑材料首先,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再次,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论述题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1.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的教育。小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是: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2.智育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

6、化知识、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要求: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增强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的教育。要求: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具有健康的身体。4.美育美育就是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5.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技能,要求: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总之,德育、智

7、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有机统一,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缺一不可。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受教育的权利,强调每个人都得到发展,每个人、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应区别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注重选拔性、淘汰性,只照顾到一部分人甚至是很少一部分人的发展。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强调成绩,忽略其它方面的发展。而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

8、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分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应试教育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牺牲多数学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应试教育忽视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三章教育与个人发展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