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

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

ID:11134957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0

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_第1页
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_第2页
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_第3页
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_第4页
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命教育——德育价值实现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关注生命,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关注生命,教育方能绿意盎然,生机无限。而作为德育课程,以其自身的特性对人的生命发展发挥着其它课程无可比拟的作用。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唤醒生命意识,探求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关爱情怀。生命教育既是一种价值追求,又是一种教育实践。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就是通过进行生命教育,美化生命,让教育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

2、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在激扬生命之力度同时焕发生命之美。也正因为此,生命教育根源于人类的至性至情,又超越于实用理性之上,体现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生命教育要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和全面系统的教育内容体系。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处在尚未形成、容易塑造的阶段,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珍爱生命的意识相对淡薄,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对低下,因此,小学阶段要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等。7一、德育源于生活——

3、—生命发展的前提德育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是德育的家园。而生活又是生命的轨迹,是生命发展的前提。德育在生活中与每个人的生命相随左右,陪伴终生。关注生命的教育必然是富有生活性的教育。所谓的人文性及人的精神追求,所谓生命的价值意义,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抛弃了平淡、苦闷、压抑、无奈、欣喜,便成了远离人间烟火的空中楼阁。小学德育课程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生活为源头活水,将学生从教材中解脱出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切身体验,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引导他们自主地思考,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

4、的沟通、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1.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德育内容应源于生活7正如怀特海所言:“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小学德育课程就要放开课堂,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让教学内容生活化,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德育教学内容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和训练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生活并提升品格,追求理想。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如果不考虑学生生活世界的丰富内涵,

5、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将只是外在于生命的僵化的知识技能,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不会成为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没有充满生活般的快乐与愉悦,学生就无法真正发展和完善自身。小学德育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这是体现生命教育内涵的重要表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生活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更好地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内容不仅体现在课本中,体现在教师的讲解中,也体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体验,把知识融入自己的经验结构之中,由此获得生长和发展。

6、2.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德育实践应立足于生活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生活世界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环境,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基础。教材是对生活世界的反映,一般来说,解读教材也就是解读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可以让成人随意图画,他们有着自己对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感性认识,在课堂所学的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教学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

7、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才能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建构自己的认识。7我们在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可能的生活世界可以定义为每个人所意味着去实现的生活”,它关注的是人的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面向学生可能的生活世界,用真情熏陶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生活的技巧,让学生自己感到每堂课都是在提升自己的人格,超越和升华自我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

8、经验,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比起教师的“告诉”要深刻得多,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不为生活而学,德育就失去了生命力。二、德育提升智慧———生命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促进人的智慧发展,培育人的智慧品质和提升人的智慧力量的活动。在教育活动中,知识和智慧就如同教育的“形”与“神”的关系。“形”是教育的表现形态和样式,“神”是教育的灵魂与精髓,“求知”便是教育的“形”,而“达智”即是教育的“神”,也是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