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

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

ID:22911737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1

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_第1页
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_第2页
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_第3页
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_第4页
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及其实现研究----德育教育论文-->第1章绪论道德滑坡与危机使感恩教育成为德育新主题。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中一项必可不少的重要内容,而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错位又是所谓道德滑坡的重要表征。因此,研究和开展好感恩教育是德育的突出主题,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形式多样的深入开展感恩教育,充分挖掘英雄事迹,大力利用传统美德中有关感恩的故事,积极树立榜样作用,促使人们在学习中体悟感恩、学会感恩,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理论的滋养和实践的不完善使感恩教育成为新课题。感恩教育的普及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支撑,

2、其实现路径、机制以及保障体系较为单一和泛化,感恩教育的开展还存在着功利性、形式化、庸俗化的倾向,深入探讨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与实现是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德育工作的持续开展,给感恩教育的发展带来许多机遇,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的持续更新促使感恩教育的载体不断增多,对象不断扩展,内容更加丰富,路径更加扩大。但是,当前感恩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2章德育视角下的感恩教育2.1感恩的含义与价值其一,感恩是每一个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有利于促进人们健康也理的全面发展每一个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具有感恩的品质

3、,一个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才是一个有着健康人格的人。从也理学的视角来研究,感恩是一种促进人们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人们渴望获得严重的心理需求;是一种促使人们拥有坦然、愉快也情的精神状态。因此感恩教育有助于唤醒感恩的也,融化自私与冷漠,提高人们发现美的意识,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与不幸,不自暴自弃,自怨自艾。健康的感恩心态有利于培养人们奋发进取的生活态度,引领人们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新学会自省,陶冶自身情操,.养成尊重、理解、宽容他人的心理态度,促使人们常怀感恩之也,留感恩之意,存感恩之情。其二,可以提升人的基本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整个社会道德水平。

4、2.2感恩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笔者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以爱、责任、理解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受教育春感恩意识为内容,完善受教育者的感恩行为为目的的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因此,感恩并非是一种人们生来就具有的本性,需要正确的指点与引领来完善。此外,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切入点,可以说感恩教育与德育是整体与部分、肉体与灵魂、支点与核也的关系。感恩教育为德育工作的建设服务,德育为感恩教育扩展领域和空间。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攝起地球。"在笔者看来如果要使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

5、界,那么感恩教育便是其中的支点。因此,研究和开展好感恩教育是德育工作的突出主题,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第3章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203.1对感恩教育的理性分析………203.2感恩教育的当代境遇………243.3感恩教育现代德育价值的具体体现………29第4章感恩教育现代德育价值的实现………344.1实现内容层面:在理论建构上实现感恩教育的现代模式转换………384.2实现机制层面:建立健全多方联动机制………414.3实现重点层面: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感恩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优势………43结语………52第4章感恩教育现代德育价值的实现4.1实现内容层面:在理论建构

6、上实现感恩教育的现代模式转换现代德育的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最终实现人的终身教育。送种德育目标以社会和人的发展为基础,融入了现代的文化特点,促使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进行现代化转换。因此,要实现感恩教育的现代德育价值,就必须首先实现感恩观念与现代德育目标的相统一。现代德育目标的设置一般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受教育者的也理发展特点为依据,依托我国的基本国情,关注受教者道德也理发展规律,分析个体的身必发展特点,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德育目标。而"知恩图报"的感恩意识无论是从其传统德育目标还是现代德育目标来看,都要求实现受教育者内心和外在两

7、个维度的共同发展。内心层面,感恩教育注重个体内也感恩意识的形成以及道德情操的陶冶;现代德育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培养个体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最终目的。外在层面,感恩教育主要着重于人的道德教化的完善;现代德育则是更多的强调受教育者主体的地位,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和是否全面健康发展。对于内心层面的强调,有助于培养个体高尚的道德情操,但由于只是强调内心世界的变化,并不涉及实践层面的相应考察,缺乏一定的实效性。而对于外在层面的关注,有助于道德目标的顺利达成,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感恩意识对个体道德培养的启发作用。4.2实现机制层面:建立健全多方联动机制实现感恩

8、教育与现代德育的承接,仅仅着眼于实现内容、路径、;保障这三个层面是不够的,还要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