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

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

ID:11140664

大小:6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_第1页
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_第2页
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_第3页
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_第4页
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色 彩 构 成》授 课 教 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色彩构成》授课教案一.色彩现象及其本质(重难点:光与色彩的关系)1.色彩现象(教学方式:多媒体图片展示)不同的传统与民族风俗习惯产生了不同的民族色彩。色彩的作用:红橙使人兴奋,蓝色使人安静。红橙处有苍蝇,而蓝色处却没有。色彩三要素为:色相、明度、纯度(颜色的名称、色彩的明暗程度、色彩的含灰量的多少)。如果说,理论上色彩的变化是无穷多的,那么,人的肉眼却只能从中辨别有数的几百种。这个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就纯单色光谱辐射而言,肉眼可以辨别约210种不同的光谱色彩,其中150种在日光光谱中可见,另60种是混合两种相互

2、对立的色彩(互补色)的光谱辐射后形成的绛红类色彩。2色彩的本质(教学方式:多媒体图片展示)(1)色彩的来源色彩现象是一种视觉的现象,产生视觉的主要条件是光线,物体是受到光线的照射,才产生出形与色彩。眼睛所以能看见色彩,是因为有光线的作用,才得以看清四周的景物。所以,色彩是光线产生的现象,没有光,眼睛无法产生视觉,没有光线,也就没有色彩。太阳光通过三棱透镜,折射分离出七种不同色彩的光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彩。如再一次把七色光线透过棱镜进行分化,却不能使其扩散,于是将这一系列的单色光称为光谱。红色光的

3、波长最长,紫色光的波长最短。红色光外的肉眼看不见的光线,称为红外线;紫色光以外,肉眼看不见的光线,称为紫外线。光谱:七种可见光波长范围:赤760~620nm橙620~585nm黄585~555nm绿555~510nm青510~480nm蓝480~450nm紫450~380nm760nm600nm500nm380nm─────┬───────┬─┬─┬─────┬──┬──┬─────红外线│红│橙│黄│绿│青蓝│紫│紫外光─────┼───────┴─┴─┴─────┴──┴──┼─────不可见光谱┤←───

4、──────可见光谱────────→├不可见光谱再进一步讲,光线是电磁波的一种。光线的色彩性质,与光线的振幅与波长两个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振幅大小会产生明暗的区别,波长的长短产生色相的区别。波长越长,越偏向红色;波长越短,越偏向紫色。(2)、光线和色彩的关系从色彩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任何物体都有其自身的色彩,这些色彩看来好像是附着于物体的表面,然而一旦光线减弱或消失,任何物体上的色彩也都会失去。有时一个有某种固定色彩的物体,转瞬间却变成了别的颜色。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外界看到的色彩是以光线为媒体,照射到物

5、体上,经由物体的反射或透射之后,刺激我们的眼睛所产生的现象,所以光线和物体反射的变化,必然在色彩上产生变化,其变化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下面的论述中找到结论。光源色光源是指包括太阳、电灯等凡是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光源所产生的光色,就称为光源色。从太阳、日光灯、蜡烛、霓虹灯等所发出来的色光,其中太阳光呈白色的混色光,日光灯的光有偏兰绿之感,蜡烛光则偏红橙色。物体色物体在接受光线的照射后,吸收部分光线的颜色,反射其余部分光线的颜色。我们眼睛所感受到的物体的颜色正好是反射出来的光线的颜色。例如红苹果表皮,在日光下只反射红色

6、的光线而吸收其它的色光,因此产生红色的感觉。青椒表皮只反射绿色光而吸收其它色光,因此产生绿色的感觉,这种色彩现象称为表面色。然而,当用绿色光线照射红苹果时,由于光源色中没有红色的因素,也就是说苹果没有红色光可反射,而成为灰黑色,这就是前面提到的物体色瞬间改变的原园。一般对于物体色的确定,是以日光的照射为基本条件的,所以苹果不是黑色,而青椒还是绿色的。透明色这是一种较复杂的色彩现象。当某种物体呈现透明的晶体状态,如玻璃、水晶。有机玻璃等,经过光线的照射后,本身可以透过光线的色彩而呈现出透射光色来,这种现象产生的色

7、彩称为透过色。当透明物体含有一定的杂质或色素时,由于杂质或色素对于光线的反射作用,对照射的光线便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而形成透明色。所以透明色是透明物体滤掉光源色中的部分光色后,呈现的其余部分光色。复合光事实上一件物体并非只反射或透过光谱中的一种或两种色光,只是我们所感受到的是色彩的反射或透过出来的某种较多的色光,而其他的色光也会有微量的反射,因此各种物体所产生的颜色,是非单纯颜色的光,它是以“复合”的方式反射或透过的,故而叫做“复合光”。①物体的分子结构;②物体的性质;③光线的性质;④物体表面现象,如光滑、粗糙等

8、影响光的折射、反射、透射程度;⑤观看时的心理因素等。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色光关系的如下结论。所有物体的颜色会依光源色的不同而产生变化,而且多数时候呈现出来的颜色并非只是单纯的单色反射光,而是混合了数种单色光而形成的复合光色。把这一理论运用于设计中,尤其是舞台设计、橱窗设计、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等,利用各种不同色彩效应的光线,来营造设计不同的色彩气氛及效果。现以一个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