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

ID:11168548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_第1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_第2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_第3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_第4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CT表现研究【摘要】目的探讨HIE早期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HIE的患儿CT表现及合并颅内出血的类型和程度。结果轻度9例,中度13例,重度19例,合并出血19例。CT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及颅内出血,轻度HIE患者CT常累及1~2个脑叶,首先累及白质区;而中、重度者灰白质均受累且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内出血或脑实质内出血等。结论CT检查为HIE患儿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及分度,并指导临床治疗。�【关键词】脑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hypoxicischemicencephyalogpathy,HlE)主要是围产期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脑损伤,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足月儿多见,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现对本院46例HIE患儿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本组病例均在本院行CT检查的HIE患儿46例。检查时间为初生后30min~486h,男31例,女15例。均有围生期窒息史或羊水混浊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应迟钝、呼吸困难、生后不哭或哭声低、拒乳、嗜睡

3、甚至昏睡、易激惹、惊厥、四肢肌张力增高或降低、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有中枢呼吸衰竭等。头颅CT扫描均有异常改变。1.2方法采用美国GEhispeedDX/I螺旋CT机扫描,以OM线为基线,平扫至颅顶,层厚及层距均为5~7mm。1.3结果CT检查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出现不同范围密度减低区,病灶CT值≤18Hu。HIE在CT上分3度[2],本组轻度9例,表现为脑白质内密度减低灶,分布于2个脑叶内;中度13例,表现为脑白质内密度减低灶分布于2个以上脑叶,灰白质分界不清,但病灶以局灶性分布;重度24例,

4、表现为脑实质呈弥散性密度减低,灰白质界限消失。合并症并脑出血31例,其中轻度HIE4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HIE8例,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硬膜下出血;重度HIE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脑室内出血4例,脑实质出血7例,混合性出血3例。2讨论�6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一种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疾病,是新生儿期最为常见而又严重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存活者常遗留脑功能障碍。其病因主要与早产、难产及产伤等因素引起的围产期窒息有关,而产后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脏

5、病等引起的呼吸暂停及循环衰竭亦可造成HIE[3]。目前认为是由于宫内或出生时窒息、缺氧引起的代谢障碍,细胞损伤以及血管调节机制障碍,脑血流量减少等因素引起的。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脑水肿、软化、坏死及颅内出血[4]。病变易发生在大脑前、中动脉末梢交界及脑室周围的白质区,缺血严重的部位还可发生脑梗死、局部脑软化、囊性变。另外小血管上皮细胞的缺氧缺血损害可引起渗透性出血,多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多见。CT表现病理基础是脑水肿及脑梗死,主要CT表现为脑室周围和(或)脑实质内弥漫性对称或不对称的低密度灶,CT值

6、≤186Hu,表现为枫叶状、杆状、花瓣状、蘑菇状,较重者可见灰白质分界模糊,甚至出现脑白质高于灰质密度的“灰一白质密度反转”现象[5],侧脑室受压,纵裂池狭窄,脑沟及相应部位蛛网膜下腔消失,以侧脑室受压为多见,部分患儿合并不同部位的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多见。依据患儿病情不同,根据有关文献将HIE的CT分布范围及是否合并颅内出血分轻、中、重度[2]。轻度:散在性局灶性白质低密度影,分布2个脑叶,灰白质分界清楚;中度:脑白质低密度超过2个脑叶,灰白质对比模糊;重度:弥漫性白质低密度影,灰白质分

7、界消失,但基底节、小脑尚有正常密度,侧脑室受压变窄;中重度常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CT表现的范围及程度与窒息程度有关,多数患儿窒息越严重,临床症状越明显,脑损伤越广泛,CT表现就越严重。据报道,HIE临床分度与生后早期CT分度一致,亦有报道临床诊断轻度和中度HIE与CT分度结果不完全平行[6]。本文资料显示轻度和中度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有一定差距,重度HIE患儿头颅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一致,这可能是由于新生儿脑组织水分较多,髓鞘形成不良,正常脑实质密度较低,且正常新生儿在生

8、理性低密度区,此外有学者认为脑水肿是HIE的早期表现。笔者认为临床分度是依据临床表现来判定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CT分度是根据脑损伤的分布部位、范围及严重程度,灰白质界限与侧脑室受压情况来决定的。本组病例中有2例CT表现为轻度,而临床症状非常明显;有5例病例CT表现为中、重度,临床症状却不明显。因此在评价HIE病情轻重及分度时应根据临床症状与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指导临床的治疗。�鉴别诊断HIE诊断结合临床病史及CT表现,一般可以明确诊断,但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正常脑实质低密度影,在早产儿脑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