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

ID:11174445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_第1页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_第2页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_第3页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_第4页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_第5页
资源描述: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基础与扩大内需作者:孙立平  时间:2011-07-29   已有536人阅读过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第一个问题是怎样使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可能,第二个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能不能解决内需问题。收入分配格局问题是应该解决,关键是怎么解决?解决的基础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动力在哪里?关键是这个问题。首先是要解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问题。调整收入分配的基础是什么?我曾经提出一个观点,认为很多现象已经处于不可治理状态。在中国我们说好像这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复杂得不得了,想解决但又无从下手。从国外情况来看,解决收入分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个人收入所得税的问题。这

2、个问题的解决,建立在对个人收入情况透明的基础上。收入弄不清楚,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就显得很困难。所以,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首先的问题不是收入差距过大,而是收入分配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收入分配有相当一部分不在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首先应该建立调整收入分配的基础,其中之一,就是国民收入记录制度。但一说到国民收入记录制度,有的人又会以种种技术理由提出质疑。我们看到,西方在没有计算机,没有互联网的情况下,依靠人工抄卡片的方式建立起了这个制度,现在他们已经到了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了。因此,首先要解决收入分配的基础问题,把收入不公、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由不可治

3、理状态,转化为可治理状态。第二,解决国民收入分配的机制问题。我2005、2006年曾在中改院提出两个观点,一是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的机制,另外一个观点是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一套办法,而且这个办法是一个制度化的办法,是一种机制。工会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机制之一。最近几年,政府多收税,多搞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使得收入差距问题有所缓解。这似乎给人们造成了一个假象。我们需要警惕的是,这个路背后的假定是说,政府是靠再分配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上说是对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个机制的话,再分配同样造成不

4、平等。我们现在没有理由可以说再分配造成的不平等会小于市场当中首次分配造成的不平等。曾经有一个国外的学者讨论过这个问题。究竟什么东西造成了不平等?历史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市场造成不平等,一种是再分配造成不平等。这个学者认为,在一个国家这两个东西都是存在的,都是一个东西去造成不平等,一个东西去缓和。现在,中国是两个东西朝着一个方向走了,是再分配和市场一起加剧不平等。西方资本主义是市场造成不平等,再分配弥补一点不平等,原来改革前是再分配造成不平等,黑市市场因素弥补点不平等,只有现在的中国是一顺的,这可以解释说为什么这些年我们贫富差距拉得这么快,两个东西使劲。我们现在市场工资

5、当中的首次分配是不平等的,这个差距非常大的,然后国家说这时候我多拿点钱,理论上来说,再分配可以抑制这种不平等,但是我们再分配造成的不平等,一点都不小于首次分配当中的不平等,特别是像医疗。医疗的不平等比工资的不平等要大得多,这我只能说是一个假设,没算过。原来说的数我没敢信,至少说农民基本上得不到,基本上用在领导干部的身上,领导干部主要是用在长期住院的,以院为家的这些人身上。你没有这种机制,市场当中的不平等问题解决不了,再分配当中照旧解决不了,关键是这个机制。关键是机制的问题,一个是基础、一个是机制,这两个东西我想来回答,我们要解决收入分配格局的问题,你的着手点在什么地方

6、。这是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解决了收入分配问题会不会扩大内需?解决内需的问题?我觉得这又是一个问题,我个人前些年,关于收入分配的问题没少写过,我是很早就写这种文章,而且写得很多,但是现在话说回来,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不见得解决内需的问题。开玩笑地说,前些年,我们政府是被经济学家忽悠了多少年。解决内需的问题,原来是从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这个角度,怎么产销对路啊。这几年有点被社会学家忽悠,最近这几年开始有点社会学的思路,收入分配的问题、社会保障的问题。但是我现在要说,丑话得说在前面,即使解决了这个问题,也不一定解决内需的问题。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叫中国内需悖论,微观消费热

7、、宏观消费冷,今天没时间讲了。我讲的一个具体概念就是叫内需锁闭。中国是处在转型时期,转型一个很重要的含义是中国社会开始从一个无产社会转向有产社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财富形成时期。但是在中国这个时期有一个特点,这个财富形成主要是以房地产为最主要的载体。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可以说其他的需求处于高度锁闭的状态。两个具体的数。2008年这一年整个世界盖的所有的新房一半是中国盖的,这是一个数。第二个数,2008年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12万亿,一手房加上二手房总共卖了六万亿。这六万亿我们可以算一下账,不完全是真金白银,因为有的是现钱,有的是按揭。按揭这个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