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

ID:11181318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_第1页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_第2页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_第3页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_第4页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1028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第28卷第6期4,JL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及治疗涂应兵李志华汪波高泓一王辉,文渊聂涛高俊临床上4,JL寰枢关节半脱位较少见,一般表现为突发颈痛,斜颈,活动受限,容易与肌性,骨性,视力障碍性斜颈相混淆,往往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早期正确诊疗预后较好,延误诊治可残留颈部强直和颅底宽畸形2008年7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了11例d,JL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体会如下.1资料与方法1.I一般资料本组1I例,男9例,女2例:年龄5—1O岁,平均8岁.病程1O一30d.7例发

2、病前一周有鼻咽部或颈枕部感染(颈淋巴结炎3例,鼻炎1例,咽炎2例,扁桃体炎I例),2例发病前有过睡姿不正病史,2例有轻度外伤史,但暴力不大.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颈痛,头颈倾斜,颈部活动受限,部分患者有头痛,头晕症状.典型表现为头向一侧倾斜并向对侧旋转("公鸡报晓姿势"),颈轻度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明显受限.且伴有轻微被动活动时疼痛,这种颈部畸形不易自动或被动矫正.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及CT检查.(1)颈椎侧位片:可见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距离,即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inter.val,ADI)大于

3、5ITlm.此外,椎前软组织影增宽揭示寰齿周围韧带损伤,对寰枢关节脱位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2)颈椎开12I位片:枢椎与寰椎侧块间距离不对称,寰齿间隙差值大于3mm,寰底线中点垂线偏离齿状突轴线大于1.0mm.诊断以X线表现为主,cT及三维重建可更加直观地显示出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改变doi:10.3969/j.issn.1006—5725.2012.06.075作者单位:43200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孝感市中心医院骨Ⅱ科通信作者:涂应兵E.malt:tyb2008@1.4治疗本组11例均采用枕颌带牵引4周,双肩垫枕使头后伸,头

4、双侧置米袋防止旋转.同时选用抗生素抗炎治疗,复位成功后行颈托或头颈胸支架外固定.2结果经过治疗,11例患儿头颈倾斜及颈部疼痛症状均消失,活动正常.x线片示10例寰枢关节已复位,ADI恢复正常(2—3mm),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对称1例ADI恢复正常,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仍不对称,寰底线中点垂线偏离齿状突轴线大于1mm,为1.2rflm,但CT显示ADI及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均正常.最后所有患者均行颈托或头颈胸支架外固定3~4周.门诊复查疗效满意.3讨论小儿寰枢关节半脱位行枕颌带牵引的效果还是比较肯定的,但发病原理及诊治的标准仍

5、需明确[1-2].3.1半脱位原因从病理上看,一般认为引起寰枢关节脱位的原因是寰枢关节韧带松弛和颈椎发育畸形.前者在小儿多因继发炎症后所致.本组11例患儿中有7例发病前一周均有鼻咽或颈枕部感染.由于咽后壁上部的血流注入齿状突周围血管丛的部位无淋巴结过滤,因此咽部炎症渗出物可直达寰枢关节囊并引起血管扩张,对横韧带可造成机械性和(或)化学性影响.横韧带因炎症侵袭发生松弛,从而减弱其应有的固定制约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炎症刺激.颈部肌肉出现痉挛导致横韧带自其附着点撕裂,在不良姿势或轻微外力作用下即易产生旋转性半脱位.从生理上看.儿童关节

6、囊和韧带弹性大.寰枢椎之间的椎间关节面较成人浅,故活动度亦较大.而且儿童脊椎钩突发育不全,允许过度弯曲和旋转.另外,相对于儿童较弱的颈部肌肉而言,头部的重量较大,这些可能是寰枢关节在儿童较多见的原因.故剧烈的体育活动或轻微外力作用即可导致半脱位.3.2诊断许多患儿早期症状轻微且不典型,多以"落枕"就诊,极易漏诊,误诊.要做到早期正确诊断,我们体会如下:(1)无明显诱因出现形态各异的头颈歪斜和旋转,结合近期有上呼吸道和或颈咽部感染史,或无明显外伤者应考虑本病;(2)凡临床上疑为本病者应及时拍颈椎正侧位及张口位片.我们注意到正常儿童张口

7、位片上齿突两侧缘与寰椎两侧块距离一般是对称的,但也可一侧较宽.仅根据齿突与侧块距离变化不能诊断有无脱位必须同时考虑侧位片ADI,有条件的行CT检查即可确诊.故诊断标准须同时满足以下两点:(1)X线侧位片齿状突与寰椎前结节间距离(ADI)大于5mm;(2)开口位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离不对称,寰齿间隙差值大于3mm.寰底线中点垂线偏离齿状突轴线大于1.0mm.CT检查及三维重建更清楚,直观.3.3治疗及预后一经诊断.应及时平卧,行枕颌带牵引,肩背部垫枕使头后伸,头部两侧置沙袋以防旋转,卧床期间鼓励咳嗽,防止肺部感染.低重量维持牵引,

8、初始重量0.5—1kg.最大重量不超过体重1/10.牵引重量过大并不能迅速复位和缓解症状,相反会造成患儿不适等情况,影响疗效.增加一定危险.牵引3~4周,颈部受损韧带多已纤维连接.复位成功并经x线片证实后带颈托或头颈胸支架固定3—4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