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

ID:11182350

大小:72.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_第1页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_第2页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_第3页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_第4页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劳工立法的产生和发展重点问题提示: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设置;国际劳工立法;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加入WTO与国际劳工立法。第一节国际劳工组织一、国际劳工组织的发展历史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ILO)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组织,负责国际劳动与社会政策事务。国际劳工组织的成立是国际劳动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国际劳工组织大大丰富了国际劳动法的体系与内容,其所制定的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是国际劳动法的最重要的法源。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于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时。早在战争期间

2、,经过美国劳工联合会的努力,协约国各国工会达成一致意见,认为应该在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条约中写入一些保障工人利益的条款。最后,各国工会组织的要求被战后的和平会议所采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劳动委员会,负责起草一个宣言和国际劳工组织章程草案。委员会委员来自9个国家,包括:比利时、古巴、捷克斯洛伐克、法国、意大利、日本、波兰、英国和美国。该委员会主席由美国劳联主席塞缪尔·龚柏斯(SamuelGompers)担任。劳动委员会从1919年1月开始到同年4月完成了国际劳工组织章程的起草工作。在1919年4月的巴黎和会上,经过各国政府代表的讨论通过,该章程成为凡尔赛和约的第十三编

3、,又被称为《国际劳动宪章》。和约第:387条至399条规定了国际劳动机关,第400条至第420条规定了程序问题,第427条规定了劳动的一般原则。根据巴黎和约的规定,很快就成立了国际劳工组织,作为国际联盟的一个自治的附属机构,并于1919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巴黎和会之所以会同意成立国际劳工组织,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动机:首先是人道主义的动机,这个在前面已经介绍过。各国工人的人数虽然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受到肆无忌惮的剥削,雇主们毫不考虑他们的健康、家庭生活和发展。这样一种不人道的现实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这种观念清楚地表达在国际劳工

4、组织章程的序言之中,序言指出:“劳动条件对大多数人来说……存在着不公正、艰苦和贫困。”第二个动机是政治性的。劳动者的队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正在日益增长,如果没有劳动条件的改善,势必会发生社会骚动,甚至会爆发革命。因此序言表明,不公正造成了“严重的骚乱,已经威胁到世界的和平和协调。”第三个动机是经济性的。因为改善劳动条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产成本造成影响,任何产业或者国家单独采取社会改革,都将会使自己处于比竞争对手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序言敦促各国采取集体行动,并且明确指出:“任何国家如果不采取人性化的劳动条件,都会妨碍其他国家改善本国劳动条件的努力。”除了上述三个动机,

5、巴黎和会的代表们还增加了一个原因,那就是工人们从战场和生产两个方面为结束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观点被写在章程的最前面,即:“全面和持续的和平只能建立在社会正义的基础之上。国际劳工局第一任局长是法国政治家艾伯特·托马斯(AlbertThomas),他在法国战时政府中担任军需部长。托马斯上任不到两年,国际劳工组织就制定了16个公约和18个建议书。1920年夏天,国际劳工组织迁到了日内瓦。虽然工作已经基本进入正规,但是一些国家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它们抱怨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太多的公约,其刊物上的言论过于严厉,而且经费预算太高,等等。总之,就是一切都要削减。在这种困难形

6、势之下,国际法院不顾法国政府的施压,判决国际劳工组织的管辖范围及于农业部门的劳动。这对国际劳工组织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支持。121926年,国际劳工组织设立了国际劳工标准的监督体系,这个体系至今仍然在运作。监督体系中设立专家委员会,由独立的法学家组成,负责审查各国政府的报告,并独立向国际劳工大会提交报告。目前,专家委员会由20位在国际法和社会学领域具有较深资历和崇高声望的人士组成,他们以个人身份接受国际劳工组织的委派,以便于对各国政府保持独立。任期三年,期满可以被重新委派。1932年,托马斯去世,第二任局长是英格兰人海罗德·巴特勒(HaroIdBuIler)。巴特勒

7、上任不久就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各国失业人数剧增,因此国际劳工大会上工人组与雇主组对于是否要减少工时发生激烈争执,但是争执没有取得什么结果。1934年,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FranklinD.Roosevlt)当政期间,美国加入了国际劳工组织,虽然当时美国并不是国际联盟的成员。1939年,美国人约翰·魏奈特(JohnWinant)成为第三任国际劳工局局长。魏奈特曾经担任美国新布什罕纳州(NewHampshire)的州长,以及美国社会保障体系首任长官。当时欧洲已经战云密布,瑞士又离战争源地太近,因此1940年5月,魏奈特决定把国际劳工组织暂时迁到加拿大的蒙

8、特利尔。1941年,罗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