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ID:11191265

大小:3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0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寿县延寿镇胜利小学许学军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教育由三大要素构成: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教育者在创新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创新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因此,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潜能,重视学生创新品质的塑造,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手段来推动学生主体创造思维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过程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

2、学过程,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正如皮亚杰所说的:“让学生自已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重新发现真理。”创新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影响的内化有赖于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充分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主体潜能,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对于保证创新教育成功有着特殊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要取得较高的社会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必须摒弃陈旧的教育模式,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手段来推动学生主体创造思维及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获取最优效果。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关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主动探

3、索、动手操作、亲自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作为待创造的结果,才能把学习新知和创新能力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一、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发现,在“学”中创新。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已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自已去学。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思考学生可以怎样去想,可能遇到什么障碍。对与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新知识,教师基本可以不讲,引导学

4、生自已解决。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比与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中我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2)能不能根据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呢?通过回忆旧知,使学生主动思考。为发现新知创造条件,而后又鼓励学生亲自实践。学生已有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此之外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再联系比与分数的关系。学生就很自然地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学生在自已的发现中,把新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既学会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鼓励学生质疑问

5、难,在“问”中创新。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以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牛顿就是看到苹果熟了落到地面上提出了问题,从而进行思考探索,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切创造都需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数学应用能力的前提条件。课堂上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议、敢质疑,才能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1、看到课题,引发质疑课题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高度概话。

6、看到课题,学生仅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想知识的形成过程、思其有何规律,探其有何奥秘。如教学“年、月、日”时,我问学生:“看到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顿时,学生活跃起来,有的提出“一年有几个月?有多少天?”有的提出:“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闫年?”还有的学生提出:“我在听天气预报时经常听到上旬、中旬和下旬,这是什么意思?”学生有了疑问,才能积极思考,探究。2、培养学生“敢问”的勇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能由听到想,就永远不会进步,同样教学中教师只一味地讲,不强调动脑思考,大胆质疑,课堂也永远活不起来。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

7、有许多顾虑:“我提出的问题对吗?”“提的问题太简单了,同学们会不会讥笑我呢?”因此,教学中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教师都应肯定他们敢于发问的精神,然后再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提问。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常规的方法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移动除数的小数点,而有个别学生在做“86.4÷0.5”时,大胆提出这样的做法:86.4÷0.5=(86.4×2)÷(0.5×2)=172.8÷1=172.8。这样同学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新的解法,教师给予肯定。3、指导“会问”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时冥思苦想也想不出来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这就要求教师在关键处点拨。教师

8、可由浅入深铺垫,新知识引入,教学重难点练习等方面循循善诱,创设情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