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

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

ID:11197419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_第1页
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_第2页
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_第3页
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_第4页
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FDA(ICH)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QT间期延长)潜在作用的非临床评价指导原则介绍胡晓敏、钟丕 译    王海学、彭健校稿   摘要:目前新药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及早发现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合理评估药物的研发前景对新药研发十分重要。其中药物引发的心电图QT间期延长,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潜在危险性大,严重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国外对此问题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达成基本共识,美国FDA(ICH)于2005年5月颁布了人用药物延迟心室复极化潜在作用的非临床评价指导原则(S7B),此指导原则也为ICH国家所遵循。

2、   1.1前言   本指导原则主要是关于评价受试物延迟心室复极化的潜在作用的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包括对非临床研究的信息分析和综合风险性评价。药物对心室复极化和引起心律失常风险性评价是目前的一个热门研究主题。随着将来非临床和临床的数据的进一步积累,还会对该专题进行评价,并可能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FDA's的指导原则,包括本指导原则,在法律上是不强制执行的。除非有特别的调整或要求,指导原则描述了政府(Agency's)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推荐的建议。在指导原则用“应该”一词,意指建议或推荐,但不是必需的。   1.2 背景   心电

3、图中QT间期(计时从QRS波群开始到T波结束)反映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所需的时间。QT间期延长有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如药物诱发的QT间期延长)两类情况。当心室复极化延迟和QT间期延长,尤其是伴有其他风险因素(如低血钾、结构性心脏病、心动过缓)时,患者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depointes)的风险性会增加。因此,与药物延长QT间期相关的潜在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   由心脏动作电位间期决定的心室复极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是众多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和转运子活动的结果。在生理条件下,这

4、些离子通道和转运子的功能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耐性。每个离子通道或转运子的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但不仅限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膜电位、细胞-细胞电偶合、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性等。心脏细胞的代谢状态(如酸碱平衡)、所在位置(分布)和类型也是影响复极化的重要因素。人体心室动作电位包括以下5个连续的时相:    0期:主要是由Na+经Na+通道瞬间的快速内流(INa)产生的动作电位上升支。    1期:是动作电位上升支结束。Na+通道失活和经K+通道的短暂K+(Ito)外流产生早期复极化期。    2期:是一个动作电位平台期。反

5、映经L-型Ca2+通道的Ca2+内流(Ica)和复极化K+外流之间的平衡过程。    3期:出现动作电位持续骤然下降并呈后期复极相。这是延迟整流K+通道的K+外流(IKr和IKs)所致。    4期:由整流K+(IK1)内流维持的静息膜电位相。   Na+和Ca2+内流失活减少、Ca2+电流活化增加,或者一个或多个K+外流受到抑制均可导致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延迟整流K+电流—IKr和IKs的快速和缓慢激活(通道)对动作电位变化时程的作用似乎最为重要,进而对QT间期产生影响。人体hERG和KvLQT1基因具有编码孔形成蛋白KCNH2和

6、KCNQ1的功能,后者分别是负责IKr和IKs流钾通道的-亚单位,他们分别与辅助性β-亚单位(为MiRP和MinK基因的产物)形成异质寡聚复合体,推测后者可调节离子通道蛋白的门控活性。药物所致QT间期延长的最常见机制是抑制负责IKr离子流的延迟整流K+通道。   1.3 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是对ICH S7A人用药物安全性药理研究指导原则的补充和延申。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人用药的新化合物和已上市的药物(如发生临床不良反应事件,新的用药人群,或增加新的以前不曾用过的给药途径)。本指导原则未特别要求时参见ICHS7A指导原则。   1.4

7、  一般原则   在ICHS7A中所述的基本原则和建议,也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在体外IKr和体内QT研究应遵循GLP的要求。在追加的研究应可能最大限度的遵循GLP的要求。   体外和体内研究是相互补充的方法。基于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对上述两种方法均应进行。   应依据受试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安全性的特点对其研究方法、风险性证据进行个体化考虑。   2.内容   2.1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为了:1)明确受试物及代谢产物延长心室复极化的潜在作用;2)明确药物产生延迟心室复极化作用强度与受试物及代谢产物浓度的相关性。这些研究结果可以用来

8、阐明作用机理,并可结合其它信息,进行人体的心室复极化延迟和QT间期延长的风险性评估。   2.2  非临床研究的策略   基于目前的现实情况及所获得的信息,下文将阐述评价心室复极化延迟及QT间期延长风险的总体非临床研究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