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

ID:11226235

大小:5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第1页
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第2页
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第3页
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第4页
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摘要: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远景。摘要: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远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实践中,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与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机制有何不同,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

2、题。关键词:中小学教材;教材建设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它包括了教师教育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基本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是课程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知识源。可以说,教材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实践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的中小学教材的今天,对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历程、走向和机制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一、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历史

3、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除了“大跃进”和“十年浩劫”两段特殊时期,全国中小学基本上都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部编教材”,或者称做“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教育教材培养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接班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统编教材”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同时,全国各地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

4、,为体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推广优秀的教改经验,自发地编写了不少实验教材。中小学教材百花齐放的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初见端倪。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在制度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材从编审合一到编审分离,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并于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下设19个学科,负责审查审定教学大纲和全国中小学教材。1988年,国家教委在全国规划并部署建设“八套半”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八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一套小学复式教学教材),并且从1989年逐步开始实验,为1992年全国实

5、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奠定了基础。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提倡各地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和使用开始呈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上海和广东都是1988年国家教委规划的中小学教材建设基地,至2003年已历经16个年头。上海承担的是“编写一套适合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教材”。为此,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和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为

6、首的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具体领导上海的课程教材改革。上海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基本思路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在南部沿海地区,由广东牵头,与福建、海南一起组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版编写委员会,组成研究、编写、实验紧密结合、跨地区合作的联合体,开展编写和实验工作。“沿海版”教材的编写思想是:“确定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力求以向时代、社会开放的内容结构形式,打破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封闭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两套教

7、材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套教材与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人教版”教材①一起沿用至今。在世纪之交,“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机制已经建立起来,我国教材发展机制的改革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大步。二、21世纪新课程教材建设的探索进入21世纪以来,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全球化的趋势下,在进行充分的历史研究、调查研究与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针对传统中小学课程的种种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中小学课程教材提出的新要求,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8、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远景。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1999]4号)中提出:改革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