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

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

ID:11284039

大小:4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1

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_第1页
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_第2页
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_第3页
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_第4页
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10生物(2)班王世忠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四川裂腹鱼同工酶研究文献综述:姓名:王世忠10生物(2)班学号:08111002025四川裂腹鱼在分类上属于鲤形目、裂腹鱼亚科,喜欢在流水湍急的峡谷江段生活。主食水生昆虫幼虫等,最大个体近500mm,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的金沙江、雅砻江水系。由于近年来遭到滥捕和环境污染的严重破坏,该鱼天然资源量已经十分稀少。本实验对四川裂腹鱼中不同组织的同工酶进行研究,在丰富其基础生物学内容的同时,为其他鱼类同工酶的研究提供参考。  同工酶是生物体内基因转录和翻译的直接产物,它反映了编码酶蛋白的DNA序列信息[1],酶谱的变化反映了等位基因和

2、位点[2]的变化,同工酶的产生是进化过程中代谢的适应,是基因表达的产物,愈是关键的代谢调控酶或与外界环境密切的酶,同工酶越普通,分子类型也愈多。利用凝胶电泳技术[3],能够得到具有较好的的同源性和可比较的同工酶谱,通过对酶谱的进一步分析,可以较深入、直接地了解物种的遗传信息[4],包括群体的遗传结构、个体发育过程同工酶的表达和组织特异性等内容。同工酶电泳技术的使用大大促进了人们对种的遗传过程的认识,并且随着生化技术的提高,这种研究方法不断得到完善,研究领域继续拓展。对于鲤科鱼类同工酶的研究:有胡思玉、白建梅、葛传龙,、王延斌、陈永祥对(200

3、7)昆明裂腹鱼淀粉酶活性研究[5],赵海涛,陈永祥,詹会祥,周礼敬(2007)昆明裂腹鱼畸形胚胎的形态观察[6],张伟(2006)对鄱阳湖泥鳅细胞遗传与繁殖生物学研究[7],马泼等(2000)对兴凯湖翘嘴红鱼白的肌、肝、眼、心4种不同组织的8种同工酶(LDH、EST、MDH、IDH、SOD、ME、G-6-PDH、ADH)进行了研究[8],分析了各种同工酶的基因表达谱式,宋君(2006)对岩原鲤(Procyprisrabaudi)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9],杨正玲、赵世海、龚疏影、董仕(2008)对州河鲤、建鲤和框鳞镜鲤的mtDNAD-loop的

4、RFLP分析[10],唐文家、祁得林、杨成、申志新(2008)对黄河裸裂尻鱼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研究[11],刘鸿艳、谢从新(2008)对鱼类同工酶应用及研究进展[12],王金秋、石椿(2001)对松江鲈鱼(Trachidermusfasciatus)不同组织同工酶的研究[13],赵凯(2001)对青海湖裸鲤与鲤、鲫、草鱼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14],全成干、王军、丁少雄、苏永全(1999)对大黄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15],朱必凤、葛刚、彭志勤、薛喜文、罗莉菲(1999)对鄱阳湖鳜鱼、团头鲂肌肉四种同工酶研究[16],吴瑯虎、袁均林

5、、张伟(2003)对高背银鲫、大口胭脂鱼及胭脂鲫(F_1)不同组织的同工酶的表型分析[17],对江苏水域7种重要养殖鱼类的同工酶和ISSR分析[18]等。有关四川裂腹鱼的研究资料,我国学者陈永祥等对四川裂腹鱼繁殖生态学生物学进行了研究[19][20][21][22][23],何勇等对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1],而目前对该鱼的同工酶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对四川裂腹鱼的眼睛、肌肉、心脏、性腺、肝脏、脾脏、肾脏、大脑的同工酶谱进行分析,为四川裂腹鱼的遗传研究提供依据。三、研究内容与方法3.1.1实验材料:四川裂腹鱼3.1.2实验设备

6、:解剖器材、匀浆机、离心机、水浴锅、冰柜、电泳仪器、分析天平、电子天平、电炉、酸度计、烧杯、漏斗、试剂瓶、加样器、滤纸、容量瓶等。3.1.3实验药品:Na2HPO4、NaH2PO4、Tris、HCI、Gly、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ddH2O、TEMED、NAD+、NBT、PMS、乳酸钠、氯化钠、NaOH、苹果酸钠、95%乙醇、A-醋酸萘酯、B-醋酸萘酯、丙酮、坚牢蓝RR盐、联苯胺、无水乙醇、乙酸钠、乙酸、NADP+、DL-苹果酸。3.2试验方法——垂直平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疑胶电泳法采用垂直平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疑胶电泳法,电泳槽为DYCZ-

7、24D型。浓缩胶占5%,分离胶占10%,电极缓冲液为Tris-Gly溶液(PH8.3).进样量45-55ul,指示剂为溴酚兰,在4℃下进行电泳。3.3实验操作3.3.1取材将四川裂腹鱼活体解剖,取出眼睛、肌肉、心脏、性腺、肝脏、脾脏、肾脏、大脑9种组织,用双蒸水冲洗干净,分别称重,置于匀浆机中,按1:3(W/V)加入0.1mol/L的磷酸缓冲液(PH7.0),冰浴研磨8-10分钟,4℃下20000r/min离心30分钟,吸取上清液置于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3.3.2配制溶液1000ml0.1mol/L磷酸缓冲液(PH7.0):0.1mol/LN

8、a2HPO4610ml+0.1mol/LNaH2PO4390ml1000ml0.1mol/LTris-HCI(PH8.8)缓冲液:121gTris溶于ddH2O,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