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角度看骑车技巧

从物理角度看骑车技巧

ID:11412796

大小:2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从物理角度看骑车技巧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从物理角度看骑车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物理角度看骑车技巧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发明了自行车。1839年,苏格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从此,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如今,自行车在我们生活中非常普遍,许多人骑车上下学或上下班,自行车的灵巧轻便深受人们喜爱。据研究,自行车对能量的利用效率几乎超过了任何一种机械。如何骑车才能更加轻松、安全也是许多骑手思考最多的问题,下面是我的研究成果。一、自行车的基本原理(1)自行车如何前进: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

2、不过,要问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这还是依靠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前轮的摩擦力阻碍车的运动,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作匀速运动。(2)自行车的稳定性由何而来: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而可以不倒,是一个可控制运动的稳定问题。在车身倾斜时,我们将车把转向同侧,而“人车重心”的惯性力,却将自行车“扶直”,即使车速很慢时,也能起到不断调整支撑面的作用,让前后轮接地点的连线,始终处于自行车的重心之下,动态抵消它的倾翻力矩,这很像来回挪动手掌,让上面

3、直立的扫帚保持平衡,另一方面,“陀螺效应”让一切旋转物体,都倾向于保持原有的旋转轴不变,伸出右手,如果四指表示转动方向,旋转轴便会在大拇指方向,储存相应的角动量,有人设计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自行车轮子安在“弯月形”的底座支架上,结果显示只有车轮快速转动时,才能维持支架的稳定平衡。二、骑车基本技巧(一)姿势正确的骑车姿势是:上体较低,头部稍倾斜前伸;双臂自然弯屈,便于腰部弓屈,降低身体重心,同时防止由于车子颠簸而产生的冲击力传到全身;双手轻而有力地握把,臀部坐稳车座。测试表明,当车速度上升到每秒11米时。空

4、气阻力便占前进总阻力的80%,而最有效地措施是减少“人车系统”在前进方向上的截面积,身体蜷伏,臀部高翘,背部平直的骑车姿势能大大的减少空气阻力,羊角把的设计,便是为了成全这种姿势。(二)踏蹬自行车运动的踏蹬方法有自由式、脚尖朝下和脚跟朝下式三种。1、自由式踏蹬方法:目前,一些优秀运动员大都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

5、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2、脚尖朝下踏蹬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旋转过程中脚尖始终是向下,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3、脚跟朝下式踏蹬法: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是脚尖稍向上,脚跟向下8~15度,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人在骑行过程中作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暂短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三)转弯

6、技巧方法一:倾斜法(车体为一线,往弯内倾斜)1、身体重心基于车上往弯内倾斜,人车保持同样的倾斜角度。2、伸直外侧的膝盖并且下意识的加点力度,就好像你要把脚踏踩下来似的。3、用内侧的膝盖顶着横梁,这是一个调节你的轨迹的好方法,减少压力就可以缩小弯度。4、外侧的手稍稍拉起车把。注:1、运用倾斜的两个好时机:(1)可以利用不太急的转弯处(少于45度)加速;(2)可以清楚看到前方但不熟悉的弯处2、湿沥青路上,倾斜的两个缺陷:在雨天,尽管这种转弯技巧能给你一个很好的牵引力,但是它的角度和重量的分配、安排不太利于湿滑

7、路面;倾斜技巧没有相应的扭转来得灵敏。方法二:把向法(车子保持直立些,身体往弯内倾斜)1、向前挪动,直至鼻子和刹车把成一行。2、保持车子直立,身体往弯内倾斜(足以让外侧的手臂伸直)3、把车把往弯内一侧歪。4、弯曲内侧手臂的手肘把车把拉回,同时外侧手臂把车把推出以转动车把方向。5、保持两边膝盖内扣,继续蹬踏。(四)上下坡骑行技术1、上坡骑行技术上坡骑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动作,不可突然用力,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站立式骑行或提拉式骑行方法,否则会过多地消耗体力。遇到短距离坡路,应充分利用物体运动的惯性原理,轻松地

8、踏蹬,快到坡顶时可采用站立式骑行,把速度尽可能提高,给下坡加速创造有利条件。遇到漫长的上坡,要根据自己的体力状况及时调整传动比,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改变传动比,要坚决避免重新起动的现象出现。坡路较长或有陡坡时,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骑行方法,调剂用力部位,让部分肌肉得到休息。上坡时跟车不要太近。由于上坡用力的原因,行车常常左右摆动,跟车过近,可能发生碰撞。再者,上坡时速度显着下降,跟车反而会使自己的骑行方法受到限制。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