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

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

ID:16311003

大小:4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9

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_第1页
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_第2页
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_第3页
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_第4页
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语义认知角度看翻译技巧[摘要]传统翻译技巧建立的基础是两种语言的形式对比,它们不适合翻译学习者在实践中的思维规律,本文从语义认知角度对传统翻译技巧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认为从语义认知角度探索和总结翻译技巧,将更加适应翻译学习者的需要。[关键词]翻译技巧;语义;认知一、传统翻译技巧的评价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我们的翻译实践者总结出许多有效的翻译技巧。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词法、减词法、具体译法、抽象译法、合词译法、转性译法(词类转译法)、换形译法、褒贬译法(正反、反正表达法)、重复

2、法等等。(张培基,1983;冯庆华,1997)。这些方法,从其命名可以看出,大多是在语言形式对比的基础上提出的。它们从提出后一直被沿用到现在已近20年之久,在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它们建立的基础是语言形式的对比,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我们所知,在一般阅读中,只有在外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才会对第二语言的语法进行有意识的分析,然后形成对外语言语的理解。对一个较熟悉第二外语的译者来说,语言形式在其对原文的理解中也起一定的作用,但并不以语言形式为重点,而且在较理想的状况下,会

3、像一般本族语者的理解一样,语言形式的分析是近于无意识的,所谓“得意而忘言”。在翻译时,情况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时有一个记忆容量的问题,为保证翻译的准确性,需要在组织译文时不断的参考原文,这样就增加了原文语言形式影响的机会。初为翻译时,对原文语言形式的依附性很强,实践表明,初学翻译者总有着字对字直译的倾向。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学习外语时的匹配心理表征的作用(李荣宝等,2000),即在双语学习者的心理表征中,只有一个共同的语义表征,而形式表征不同,为了协调两者就需作出不断的匹配。这种匹配作用在翻译中的表

4、现之一是初为翻译时对原文语言形式的依附性。然而,毕竟翻译涉及的是具有不同语言形式的两种语言系统(汉语与英语和其他西方字母文字语言的差异尤为突出),往往(除特殊用途的翻译和诗歌翻译外)在运作时采取形式服从意义的原则。而另一方面,由于在处理原文时对语言形式的依附性,又会妨碍意义的表达。初为翻译者的译文表达容易拘囿于原文的语言形式,往往长时期内都带有“翻译腔”。因此如何摆脱与译语有很大差别的原语语言形式的束缚,是翻译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翻译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竭力使得学生在翻译时摆脱原文形式的负面干扰

5、。比如法国笔译推理教学的倡导者勒菲阿尔(许钧,袁筱一,1998)在训练初期就想尽办法,如用图画形式表达原文的重要信息等,帮助学生摆脱原语的语言形式,直接使其进入译语的思维理解。而我们的传统翻译技巧其初衷也是要改变学生字对字直译的习惯,认识到两种语言的差异,针对差异作出机智的调整。不过,毕竟我们的翻译技巧是在语言形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使用翻译技巧也要展开对两种语言形式的对比分析,因此反过来又会助长学习者对原文语言形式的依附性,时间久了,便会成为翻译水平继续提高的阻碍。对于一个熟练翻译者来说,在一般

6、的翻译中(特殊目的的翻译除外)他会以意义为中心,不会以语言形式的对比作为重点,更不会纯粹为了使用翻译技巧去作语言形式的对比。于是,这就产生了翻译技巧在运用上的早期和后期的矛盾。早期是有益的,可以有效地利用学生匹配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学生认识语言形式的差别,而后期会阻碍翻译水平的提高,或脱离实际应用的需要。传统翻译技巧建立的基础是语言形式上的比较,而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给翻译的启示是要在语义和概念域上建立对等。如我们所知,翻译的中心是意义,而意义最终又归于主体的理解和认知,以主体的理解为归宿。所以从认知

7、角度对传统的翻译技巧进行重新审视,在认知层次上对其进行阐释,使翻译者理解翻译技巧应用的认知场景,就可能促进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避免其消极作用。下面,我们就以冯庆华教授的《实用翻译教程》①中对各种翻译技巧的解释及实例为参照,展开对各种传统翻译技巧的认知分析。二、翻译技巧的语义认知分析(一)具体译法和抽象译法:传统定义:所谓具体译法,就是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中抽象或者是比较抽象的单词、词组、成语或句子用具体或是比较具体的单词、词组、成语或者句子来进行翻译,从而消除或降低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的损失,使译

8、文产生与原文同样的效果。抽象译法是其相反的过程。(冯庆华,p.54)从冯氏教程解释这两种译法的实例看,抽象和具体间的变化包括两种,一种是语义内容中突显部分的变化,另一种是非隐喻表达和隐喻表达间的转化。前者如:1)advertisement广告→广告资料2)propaganda宣传→宣传机关3)Weshouldbynomeansneglecttheevaporationofwater.(蒸发→蒸发作用)4)Allthepeoplewereexasperatedbyhisfault-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