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

ID:11444516

大小:32.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12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_第1页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_第2页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_第3页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_第4页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述节录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讲义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述节录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讲义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述节录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讲义为什么要读诵《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述节录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讲义我常常勉励同修,用什么方法达到我们真正修学的目标?读经。这是古老的方法。你念得愈多愈好。修行决定不能违背三学。「三学」就是戒、定、慧。与三学相违背的,决定不是佛法。你读诵这部经,不但三学在其中,三慧、三资粮也在其中。不可思议!我们的身心都不清净,用

2、其他的方法要达到清净,是非常困难的。用这个方法;一般在读诵开始,如果一天能念三部,半年之后就见到效果。有许多同修,我教他这个方法。他去做,过了半年来跟我讲,很有效果。如果念的部数多,效果就更殊胜。所以现在一天念七部、十部或更多的人很多。在本省、在国外、在大陆都有。如果他得不到好处,他怎么肯学?有许多同修告诉我,大概在五百遍到一千遍,是一个转捩点。过了这一关之后,身心自在、信心清净!读诵要有耐心,耐心就是六度里的忍辱,可见读诵正是修忍辱。忍之后才有精进。精进之后心定了,就是禅定。定了之后开慧。我们用这个方法,六度齐修。读经的时候,放下万缘,

3、是布施。读经的时候,不起恶念,是持戒。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念下去,是忍辱。六度齐修。三学、六度、三慧、三资粮都在其中。还有什么方法比这个方法更殊胜?所以,烦恼重、业障深,运用这个方法,三个月到半年,你的那些烦恼、业障、习气会非常明显的减少。这就是效果,就是你修学功夫得力,你有收获了。由此可知,我们心不清净,有妄想的时候,心烦恼,展开经典读诵。如果读得很熟,能背诵了,不必展开经本。妄想一起来,读经把妄念止住。念几句,或者念几章,念一遍,烦恼、妄想就没有了,就念掉了。这是真修!所以经不是念给佛听的,也不是念给菩萨听的。读经是为自己断除业障、烦恼

4、、习气,恢复自己心地的清净平等觉。目的在此。我跟同修们在前面说过,现在第一个步骤是做预备功夫。把经念熟,念到能背诵,一个字不会错,这是预备功夫。功夫做成了,经能背得很熟了,然后起修依教奉行,才是真正修行。「修行」就是要对治恶行、烦恼、习气。怎么对治?每天念经。若一部经还没念完,就打妄想,这一遍就不算,要从头再念起。必须念到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部经念圆满,一个妄念也没有。这一部经念熟了,只需要半小时。半个钟点里没有一个妄念,功夫是不是成就?给诸位说,只刚刚及格,没什么了不起。你想想看,人家念佛堂里念佛,一支香一个半小时,还会起五

5、、六个妄念,三、五个妄念,那是功夫很好的。你半个小时不起妄念,算什么!所以先求这个,这是功夫得力的现象。然后再增加,念二部,念三部。如果能连续念五部、六部、七部都没有一个妄念,你的功夫是真正得力。说老实话,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稳稳当当,没问题了。要这样干才行!心清净到这样程度,可以不要再读经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由此可知,读经的目标是恢复到心地的清净。是要把妄想、烦恼、染着给念掉。目的是这个。清净心念佛,句句相应,那真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我们今天佛号不相应,是因为心不清净,所以大家要认真努力去做。烦恼、染污、垢秽,就是无始劫

6、来的习气。只要把这个控制住了,恶行就不会有了,才能真正达到『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的保证。《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就是清净心。「一切」,大而言之,十方法界依正庄严,就是一心所显现出来的。就法门来讲,「一」就是持名念佛。念佛法门就包括了所有一切法门。我们在前面也讲过,将来讲到经文还要讨论。你认识了,肯定了。如果自己求生西方,一句佛号,一本《无量寿经》就足够了。年岁大的人,记忆力衰退了,《无量寿经》太长无法受持,就受持小本《阿弥陀经》也是一样的。用小本《阿弥陀经》,像我刚才讲的读诵方法,把烦恼、习气、妄想、执着念掉。这

7、是中年以上记忆衰退,采取小本《弥陀经》。年轻人要用大本。大本效果大,力量大,读诵的时间长。长时间不打妄想难;短时间容易。《弥陀经》背一遍,几分钟不打妄想还容易。《无量寿经》背一遍至少要半个小时,不打妄想很难。调众生就是帮助众生断烦恼。我们净宗所用的方法是读经。读经的目的在「调伏身心」,不是在求解。读经就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戒学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念经的时候,心里一个妄念都不生,诸恶就不作了。不但身不作恶,口不作恶,心里也没有坏念头,心也不作恶。身、口、意三业都不作恶,「诸恶莫作」就圆修了。经典是佛从「真如本性」中流露出来的

8、,是善中之善,没有比这更善的。所以读经即是「众善奉行」。戒律具足了。念经时,一心专注读经,绝不去想经的意思。一心读诵就是「定」。念得清清楚楚,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没念颠倒,这就是「慧」。慧就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