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ID:11511869

大小:33.1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_第1页
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_第2页
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_第3页
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摘要]生物技术为人们开辟了一条诱人的品种改良新途径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手段相结合将会加速植物新品种的选育。至今常规技术仍然是油菜育种的主要方法,但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关键词]油菜育种基因工程分子标记中图分类号:Q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08(2007)0520030-01植物育种总是随着人们对品种改良工作认识的深入、新兴科学发展的不断渗透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不断发展,油菜遗传育种也不例外。至今常规技术仍然是油

2、菜育种的主要方法,但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植物育种实质上是对植物的遗传基础进行改良,并培育出适合人们所需的新品种。油菜作为大田农作物,主要以油料作物的面目出现,人们旨在收取其菜籽榨油食用,当然榨油后的菜籽饼还可用作精饲料。多年来,油菜生产国政府和科学工作者均十分重视油菜的生产和科研工作,把育种技术从宏观水平提高到微观水平以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转化技术为主体的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作物品种改良的前导技术。一、小孢子培养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小孢子的目的是想从中分离A和C

3、基因组,即分离出白菜型油菜或甘蓝,或者创造非整倍体油菜。单倍体植株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行为和单倍体自交、单倍体与单倍体杂交、单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结实率和子代的染色体数。用流细胞仪和同工酶分析了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小孢子形成的植株的染色体数和谱带特征。结果是,从培养单倍体植株小孢子产生的苗中没出现完全是白菜型油菜或甘蓝的谱带。这表明,由单倍体植株小孢子培养途径不能分离出A或C基因组,但是在一些植株中出现酶位点缺失。这说明,在单倍体植株的小孢子形成之前染色体发生了重排,因此培养单倍体植株的小孢子可以获得非整倍体。二、原生质体培

4、养及融合技术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原生质体培养及融合技术植物原生质体是指用特殊方法脱去细胞壁的、裸露的、有生活力的原生质团。这种裸露细胞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还可以形成细胞壁,进行有丝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和诱发再生植株,因而仍然具有细胞的全能性。原生质体培养就是指以这种裸露细胞作为外植体所进行的离体培养。原生质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远缘物种的体细胞杂交和外源染色体、DNA或细胞器的导入,以这种生物学手段对植物进行改良。油菜的原生质体融合在70年代开始尝试,用拟南芥菜和白菜型油菜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自然界不存在的属间体细胞杂种一拟南芥油菜。

5、Banneret等通过种间杂交将Ogura在萝卜中发现的雄性不育性胞质转移到甘蓝和甘蓝型油菜中。Pelletier等通过体细胞融合的方法产生雄性不育的甘蓝型油菜胞质杂种,从而得到优良的没有缺点的雄性不育系。Heyn通过油菜雄性不育和Raphanobrassica(萝卜×甘蓝型油菜杂交的双二倍体)种间杂交,将恢复基因从萝卜导入到甘蓝型油菜中,Pelletier等选择得到了具有改良的最佳胞质杂种组胞质全恢复植株,这类种质具有一个显性恢复等位的基因,近年来,通过不断改良,萝卜胞质三系已接近生产和利用阶段。胡琼等(丹麦)采用PEG融合

6、方法进行了甘蓝型油菜和新疆野生油菜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并获得54株融合杂种。胡琼等还将甘蓝型油菜和诸葛菜的叶肉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其方法,在对称融合前用碘乙酰胺处理诸葛菜原生质体,阻止没有融合的原生质体分裂。在非对称融合前,用碘乙酰胺处理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用X-射线处理诸葛菜原生质体,以剔出它的部分基因组。通过对称融合,获得130株体细胞真杂种,但均不育,用甘蓝型油菜回交也不育。通过非对称融合,得到了可育的杂种,也获得了自交和回交的种子。其主要脂肪酸组分含量接近于甘蓝型油菜亲本。三、基因转化技术在油菜抗病虫、除草剂和品质育种中

7、的应用基因工程即重组DNA技术,或分子克隆。是一种外科手术式的遗传操作。它不是通过一般传统的有性杂交方法,而是采取类似于工程建设的方法,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后者定向地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成为新的类型。近年来,油菜基因工程研究已蓬勃开展⑴抗除草剂:将除草剂耐性引入农作物是增加对除草剂选择性及完全性的一条新途径。在油菜基因工程中,对抗草甘磷的EPSP合成酶突变基因的导入取得成效。草甘磷是一种非选择性的广谱除草剂,它是通过抑制EPSP合成酶的活性而阻断芳香族氨基酸的合

8、成,最终导致受试植物死亡。⑵抗病虫:培养抗虫植物是基因工程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不仅对改良作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种子工业和农业化学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在抗虫方面,主要是通过克隆编码。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即B·T·的毒素蛋白基因(也称杀虫晶体蛋白基因)转移到植物细胞中,从而获得抗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