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ID:37053699

大小:451.47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11

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_第1页
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_第2页
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_第3页
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_第4页
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麦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内容一、染色体工程技术二、转基因技术三、分子标记技术一、染色体工程技术(一)育种研究进展美、英、法等国家,已成功从黑麦、山羊草、偃麦草属的某些物种,向栽培小麦品种中转移并导入了抗锈病、白粉病和条斑花叶病地等基因。中国,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成小偃6号,推广360×104hm2黑龙江农科院通过小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育成新曙光等品种西北植物研究所,异源染色体代换,育成VE小麦雄性不育系,通过三属四种的杂交,创造了穗型较大的超矮杆小麦。(二)染色体工程系统材料1、国外已建立了小

2、麦单、缺体和端体系统,小黑麦异附加系,大、小麦异附加系,小簇麦异附加系。2、在国内选育成功小黑麦、小偃麦、小簇麦的异附加系与水稻三体等系统材料。二、转基因技术(一)、转基因技术(二)、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研究(三)、转基因小麦存在的问题(一)、转基因技术1、基因枪法2、农杆菌介导法3、花粉管通道法(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1、抗除草剂2、抗病虫3、改良品质4、抗逆5、雄性不育基因1、抗除草剂转基因小麦研究Vasil通过基因枪法将NptII/Gus/EPSPs融合导入小麦悬浮细胞中,获得了稳定表达的转基因愈

3、伤组织。次年,世界上第一株转基因小麦诞生。gus/bar基因被转入到小麦的幼胚、盾片、成熟胚的愈伤组织中。(三)、转基因小麦存在的问题1、转化技术2、应用上1、转化技术1)、植株再生率低和基因型依赖性强;2)、小麦转化受体单一,主要是未成熟胚及其衍生物;3)、农杆菌转化小麦机理方面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4)、使用基因枪法,而忽视了花粉管通道法等的利用;5)、基因组较大而复杂,导入的外源基因的丢失、沉默与修饰更为严重等。2、应用上1)、推广种植转基因小麦存在着忧虑2)、转基因逃逸、杂草化、增加目标害虫

4、的抗性、影响非目标生物、导致小麦近缘野生种遗传多样性丧失3)、转基因小麦后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如: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4)、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主要转基因方法获得的品种三、分子标记技术(一)主要技术(二)应用(一)主要技术1、RFLP2、RAPD3、AFLP4、SSR(二)应用1、基因定位2、杂种优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