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

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

ID:11521558

大小:12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_第1页
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_第2页
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_第3页
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_第4页
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救护技能培训资料(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救护技能培训资料(第一次删减版)一、中暑1、轻微中暑:若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时,或体温略有升高者,这很可能就是中暑了。我们应将患者迅速带离高热环境,移至荫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为其扇风,用风油精擦其额部或太阳穴,并给予清凉饮料、浓茶、淡盐水和十滴水,人丹、解暑片(每次1~4片)或藿香正气丸(每次1粒)等解暑药物。这是轻微中暑病人的,一般在短时间内症状可消失。2、高热型中暑:(1)发病原因:乃人体受高温及阳光之直接照射,使体温调节机能失常而发生排汗困

2、难,因而体温急剧上升。如长时间曝露于高温之日光下,可引起脑膜高度充血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失去了体温调节作用。发生症状患者感觉燠热难受,体温升高(往往超过四十度)。皮肤潮红但干燥无汗,继而意识模糊、头晕虚弱、畏光、恶心呕吐、血压降低、脉搏快而弱、终至昏迷(可于数小时内致死)。(2)处理方法:1)迅速将患者移往荫凉而通风之处所,放低头部,抬高双脚。2)解除其负荷,松开衣服,使其平卧且垫高头部(晕眩则抬高下肢)。在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当身体出现高热时,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用40%的酒精擦身。亦可在额、颈

3、、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冷湿毛巾或冰袋。3)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按压人中、合谷等穴刺激其苏醒并迅速送院处理。4)如发现患者呼吸困难,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5)患者清醒后,应请医生或送至附近医疗机构检诊以利作进一步之治疗。6)供给水份(患者意识清醒才可经口给予水份,否则应经由点滴给予)。3、痉挛型中暑:(1)发病原因:因暴露于热环境下,身体所散发的汗液使体内盐分损耗过多所致。(这是比较常出现的中暑问题,由于军训时排汗过多,身体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所致。)(2)发生症状:主要为各部骨骼肌肉发生疼痛性收缩、皮肤潮湿寒冷、全

4、身抽搐、体温正常或稍增高。(3)处理方法:1、立即给予适量的盐水。2、不能饮用水的患者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可进行生理盐水静脉灌注(亦可用消毒的棉签湿润后将食盐水沿口唇滴入)。3、其它与高热型中暑相同。二、急救时如何按压人中、合谷穴、百会穴、内关、外关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平掐或针刺该穴位,可用于救治中风、中暑、中毒、过敏以及手术麻醉过程中出现的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在实际操作中用拇指尖掐或针刺人中穴,以每分钟揿压或捻针20-40次,每次连续0.5-1秒为佳。合谷穴位于大拇指

5、和食指的虎口间。取穴: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合谷穴。按压方法:右手拇指弯曲成90度,垂直按在合谷穴上,用力向下按压,然后松开,这样有节奏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一次。为使按压效果更好,按下后并左右揉一揉,就可以断定最敏感的正确位置。三、晕厥1、定义:是由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2、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意识丧失,摔倒。3、生活中常见的晕厥病因有以下3种:①单纯性晕厥:疲劳、空腹、失眠、情绪紧张、疼痛等诱因,引起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导致脑供血不足。②体位性低

6、血压:由于体位改变,如从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引起血压下降。③由于血糖明显降低而导致大脑能量供应减少。4、晕厥是一过性的,而休克则可危及生命,所以,对这两种情况须加以区别。5、方法:压迫指甲背部,如果按压3秒后放松,未见到血色恢复,则提示为休克。(休克的主要症状:脸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急促,脉搏弱)6、急救步骤:1)判断是晕厥还是休克,如果是休克迅速拨打120。2)如果是晕厥则要保持空气清新流通,疏散围观人群,解开病人衣领、腰带,垫高下肢。可用清凉油等让病人嗅,也可按压人中穴或者合谷穴,以促进其苏醒。

7、3)低血糖引起晕厥的则很快就能恢复,苏醒后补充巧克力或者葡萄糖水等。4)晕厥好转后不要急于站起,以免再次晕厥。必要时由家人扶着慢慢起来。5)如发现晕厥时病员面色潮红、呼吸缓慢有鼾声,脉搏低于40或高于180,则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应及时拨打120,以免贻误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四、抽筋1、概念:肌肉痉挛是肌肉不自主的强制性收缩,俗称抽筋。【发作时疼痛难忍,肌肉突然持续变硬】运动过程中痉挛最容易发生在小腿腓肠肌,其次为足底部的屈趾肌。2、病因与发病机理:(1)低温刺激:在低温环境中运动,训练、肌肉可因低温寒冷的

8、刺激而兴奋增高。(2)电解质的过多丢失:维持肌肉的应激性是电解质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电解质(Ca+、Na+、Cl-)随汗液大量流失,造成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肌肉痉挛。(3)肌肉的收缩频率过快。(4)肌肉损伤:运动所致肌肉损伤的结果,是Ca+进入细胞,使细胞内Ca+增多,从而造成肌肉纤维收缩失控,引起了局部肌肉痉挛。同时,损伤性疼痛也会放射性地引起肌肉痉挛。3、处理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