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

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

ID:11688334

大小:1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3

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_第1页
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_第2页
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_第3页
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_第4页
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_第5页
资源描述:

《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独卧孤岛听涛声——圣马洛寻访夏多布里昂的足迹杨国政 文/摄大贝岛上远眺圣马洛夏多布里昂之墓  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的北部沿岸,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袖珍小城圣马洛。圣马洛虽然人口只有五万,却以其散发着中世纪气息的城堡和建筑、高大坚固的城墙和堡垒、秀丽壮美的大海和沙滩以及欧洲最为壮观的海潮奇观,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游客来此游览度假。此外,圣马洛还是一座有着故事和传说的城市,从这里走出了许多传奇人物,如加拿大的发现者——被称为“法国的哥伦布”的航海家雅克·卡蒂埃(JacquesCarti⁃er)、传奇海盗和水手迪盖-特鲁安(Duguay-Trouin)和苏尔古夫(Sur⁃couf)。当

2、然,从这里走出的最著名的人物当属19世纪的浪漫主义先驱、跨越两个世纪也横跨文学和政治两界的夏多布里昂,那句“我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的豪言既显示出少年雨果的抱负,也反映出夏多布里昂在当时文坛的王者地位。圣马洛是夏多布里昂生于斯的故乡和葬于斯的归宿,是“抒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的凭吊之地。  圣马洛本为朗斯河入海口处的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岛,河的对岸是罗马人建造的阿莱特城。按照夏多布里昂在《墓后回忆录》中所述,公元541年英国传教士马洛(Mac'hLow)成为阿莱特主教。主教死后,人们在岛上建了圣马洛教堂。从此,圣马洛变成了这座岛屿的名字,在以后的几百年间宗教中心逐

3、渐从阿莱特转移到马洛岛。1140年,圣马洛被立为主教府,日益扩大,变成一座城市,而阿莱特城则逐渐废弃。作为一个临海的城市,圣马洛还以“海盗之城”而名扬四海,如上文提到的迪盖-特鲁安、苏尔古夫等,只是此“海盗”(corsaire)不是索马里海盗般劫掠一切商船、将不义之财化为己有的不法之徒(pirate),而是奉国王之命扣押和没收外国船只、将劫掠财富献给王室的完全合法的民用船主。海盗们造就了圣马洛的崛起和繁荣,16世纪,圣马洛成为一座盛极一时的繁华海港,经营着与西班牙和美洲的贸易,船主们积累起巨大的财富。然而,圣马洛战略性的地理位置也使其在历史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屡遭劫难。在百年

4、战争期间,圣马洛因夹在英法两国之间被双方争夺并屡次易手,历尽磨难。最近的一次劫难发生在二战期间,1944年美军对被德军占领的圣马洛实施狂轰滥炸,轰炸及引起的大火摧毁了老城80%的建筑。  从巴黎乘坐高速火车三个小时即可到达圣马洛。出站后沿着共和国大道向北直行,步行十分钟即可到达海边的被称作“犁沟”的堤道。据夏多布里昂叙述,圣马洛原是一块伸入大海中的巨大岩石,由于海水涌入变为海岛。它三面环海,一面是海水涌入形成的内港,退潮时港口是干涸的。海岛只是通过这条狭长的“犁沟”堤道与陆地连接。堤道抵挡着海潮的冲击,成为保护内港的屏障。堤道上是望得见海景的一家家海滨旅馆,堤道之外是一片细软

5、的弧形沙滩。和夏多布里昂时代一样,现在仍有“一些大木桩钉在沙里,以减少海浪对城墙的冲击”。看着这些沿着堤道成排竖立的木桩,让人想起他在书中描写的童年玩伴在涨潮时爬到木桩顶部、观看海潮在脚下起伏、掉落下来险些被倒退的海水卷走的惊心动魄的场景。  沿着“犁沟”堤道西行十几分钟,便来到了老城脚下。老城(In⁃traMuros)被一圈城墙所环绕,城墙像一条腰带,也像是戴在老城头上的王冠。城墙建造于不同时期,分为大墙和小墙,上面可以散步。早在中世纪,圣马洛就开始建造城墙,用于抵御海潮。城墙在历史上不断得到加固,由于圣马洛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主要用于抵御外敌了。到了18世纪初,军事工程师

6、和建筑师,在法国各地留下了无数城堡、堡垒、要塞等军事工事的沃邦元帅又命人设计了防御系统,加固了城墙和堡垒,用以防御英国人的海上进攻。今天的城墙是战后用重新找回的原城墙的石头按照原样修旧如旧地复建的。  从圣托马斯门进入老城,夏多布里昂的痕迹便扑面而来了。城门内、作为市政府的城堡前是夏多布里昂广场,广场北侧是圣马洛最为高级的法兰西和夏多布里昂旅馆,这里曾是夏家的老宅。旅馆一墙之隔的便是夏多布里昂出生的老屋。1768年9月4日的暴风雨之夜,夏多布里昂出生于犹太人街3号三层的房间,这条街今天更名为夏多布里昂街。他在《墓后回忆录》中对自己的出生做了充满诗意和悲壮的描写:“我父母当时住

7、的房屋位于圣马洛一条阴暗和狭窄的街道上,名为犹太街。这座房子现在改成旅馆了。我母亲分娩的房间俯瞰通常空无一人的城墙;透过房间的窗口,可以望见一望无际的大海,海浪拍打着礁石(……)我出生的时候奄奄一息。秋分时节的狂风掀起的巨浪怒吼着,让人听不到我的哭喊。以后,人们常常向我讲述当时的情景,他们的悲哀表情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每当想到我当时生命垂危的情况,我就想起那块我出生的岩石,想起我母亲让我蒙受生命之苦的房间,想起用怒吼摇晃我最初的睡眠的风暴,想起我的不幸的哥哥,是他将那个无时无刻把我拖进苦难的姓名赐给我。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