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

ID:11760493

大小:20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3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_第1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_第2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_第3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_第4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论文—月季组织培养技术系别: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姓名:曹胜华学号:2009307710154[摘要]月季为蔷薇科蔷薇属木本植物,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月季通常采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但是一些名贵品种扦插不易生根,主要靠芽接繁殖,而芽接速度慢,因而造成优良品种的月季苗供不应求。[关键词]月季组培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以月季

2、为试材进行组培试验,综述了月季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技术及进展,并对月季组培的最优条件进行了总结。本研究探索出的月季组培快速繁殖技术,在试管苗单芽诱导丛生苗、利用代用品培养降低组培成本、试管苗管外扦插生根、试管苗微型化长途运输等方面,较前人有所改进。一.月季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月季是世界栽培种类较多的多年生木本花卉之一。别名长春花、月月红、斗雪红、瘦客等,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其花姿优美,花型丰富,花色齐备,树型易修剪,栽培难度小。其花型大,美丽,幽雅,高贵。在鲜花应用中,月季花的地位和比重与日俱增,是世界上著名的四大切花之一[1]。月季的花色可编制成

3、完美的连续色谱。月季是重要的花卉,世界的销售额多年来稳居各类花)卉的第一或第二。月季的一大优点是分布极广,适应性良好,栽培容易。月季是四季常青花卉,花期长,花色多,芳香馥郁,由于其特殊的情感内涵和商品价值[2],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庭院装饰,并可制成月季盆景,作切花、花篮、花束等。此外,月季花可提取香料,根、叶、花均可人药,具有活血消肿、消炎解毒等功效。当前,月季育种是花卉育种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月季通常采用扦插、嫁接和压条繁殖,但是一些名贵品种扦插不易生根,主要靠芽接繁殖,而芽接速度慢,因而造成优良品种的月季苗供不应求[3]。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

4、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月季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月季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同时,月季组培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也是体细胞克隆变异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重要前期工作[4]。月季原产我国,早在汉代就有历史记载。200年前,月季植入西方和各国的蔷薇结缘,繁育出成千上万新月季品种,现代月季(分为茶香月季HT、聚花月季F、壮花月季Gr

5、、攀缘月季CI、微型月季Min、以及中国月季Ch等9大系。)也随之推广到除热带和寒带外的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各地广为栽培的月季,是以中国月季为主要亲本,经以长期杂

6、交育种而选育成功的。月季在观赏植物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普遍喜爱月季,月季的销售额多年来稳居各类花木的前茅。月季的用途很广(如用藤本月季布置长廊、拱门;树状月季装饰主干道等)。国外月季花卉工厂化育苗开展较早,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获得巨额外汇的支柱产业。我们国家的组织培养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是产业化起步较晚。在加快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今天,植物组培技术广泛应用于月季花卉的繁殖育种.必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月季生长繁殖速度较慢,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大大缩短它的增殖周期,快速繁殖优良品种。在短期内繁殖出数以万计

7、的苗木,这些苗木的遗传特性和表型特性与母株完全相同,4完全保持了母株的优良特性。月季花组培繁殖可以周年生产,不受季节限制,并且耐贮藏不易烂苗,可脱离培养基长途运输,实现了苗木运输“微型化”。二.月季组织培养技术(一).外殖体的选择、消毒及接种外殖体一般选取生长健壮的当年生枝条的饱满而未萌发的侧芽。取回枝条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无菌条件下用70%酒精表面消毒30~40S,再用0.1%HgC1溶液灭菌5~1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芽的快速繁殖与供试材料的基因型有关,同时还与外殖体的取材部位有关,来源于枝条中部的侧芽的繁殖速率最快[5]。李青

8、等分别选取一年生枝条的冬芽和当年生枝条的腋芽作为外殖体,相同条件下培养发现越冬芽的成活率较高,且从接种到萌动时间较短,生长快,在后代繁殖中植株健壮。于冰沁在外殖体的接种中采用了垂直接种,斜向上45度接种,水平接种和反转接种4种方式,发现垂直接种和斜向上45度接种是最佳的接种方式,腋芽再生芽数多,且生长健壮,这可能与植物的生长极性有关。诱导培养基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适量的细胞分裂素6一苄氨基嘌呤(6-BA)和生长素萘乙D67B02)酸(NAA)。NAA增加至0.1mg/L时,6一BA浓度的高与低已对增殖系数不产生明显影响。最适的侧芽诱导培养基

9、为MS+6一BA0.5~3.0mg/L+NAA0.0l~1.0mg/L[6-9],且培养基中添加蔗糖有增加丛生芽数量的作用。(二).继代培养将诱导培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