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

ID:11824138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_第1页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_第2页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_第3页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_第4页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修辞艺术举隅大金中学:艾东平修辞是修饰语言的技巧,运用得好,能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写诗填词时,就很注意运用修辞手法。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大致有比喻、排比、拟人、借代、对仗、反复、互文、用典、夸张等。了解这些修辞手法,对我们准确理解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古诗词鉴赏水平。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与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比拟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它可以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抽象的事物说得具体,把平淡的事物说得生动。如: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李煜《虞美人》在这里,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深刻。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月如钩”点明是夜晚仰望之景,月亮像弯钩一样,是残月,更添愁意。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人在这里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比喻新颖贴切。诗中描写的一派雪景,给人的不是奇寒,而是欣喜温暖之感。二、排比排比,是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连串词语、短语或句子,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表达出来。排比用于叙事,语意畅达,层次清楚;用于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于说理,

3、条理分明,适合详尽的论述。如: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这一组排比句通过对符合父母姐弟各自性格、年龄、身份特征的举动的描写,来表现木兰回家后全家的欢乐场景。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用排比句写出了木兰从军前的准备工作,让人能感觉到她为了替父从军而作的精心准备。三、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拟人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

4、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如: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明月能解人意,为友人传情达意,用了拟人。2.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梦江南》在这里夕阳、江水好像含情不已,依依不舍,很好的表现出了思妇的哀怨离愁。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用拟人的修辞写故乡的山水不远万里来送别自己的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四、借代人、事或物的名称在文句中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另一个名称来代替,这就是借代。如: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5、在这里,江山,指国家;风骚,借指文学。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桑麻,泛指庄稼,实指农事。3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干戈代指战争。五、对仗对仗,也叫对偶。诗词对仗的基本要求,一是在两句相对时,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相近;二是在两句相对时,句子的组成要相同或相近。古诗词中的对仗很普遍。如: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里,“乱花”对“浅草”;“渐-欲”对“才-能”;“迷”对“没”;“人眼”对“马蹄”。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

6、然《过故人庄》“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合”对“斜”。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这些诗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六、反复反复和重叠,包括字词的重叠和语句的反复。字词的重叠有摹状之效,语句的重复则能起到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如: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唧唧,叹息声。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争渡:属于词牌格律规定的语句反复。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

7、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这首诗里更是通篇反复咏叹。七、互文本应合在一起说的文字,却因诗句字数的限制而省略,但领会意思时可以对照前后相互补充,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互文,也叫互文见义。如:1.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互相补充,用了互文的修辞。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本句的意

8、思是,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有的归来。用了互文。3.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此句应该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用了互文。八、用典用典,即借用典故。指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