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

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

ID:11830633

大小:1.1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4

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_第1页
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_第2页
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_第3页
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_第4页
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从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看文明对话的意义张建芳在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中,穆斯林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做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相互理解。民国时期穆斯林学者们的探索历4程是一种积极的文明对话行为,-有着很强的文化自觉意识。他们的这种文化认知行为和理论解释范式不仅是时代背景下文化多元意识的需要,而且也是推动跨文明对话的精神动力和有效途径。关键词:穆斯林新文化运动文明对话作者张建芳:1972年生,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民国时期(191l一1949)在中国伊斯

2、兰教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当时,在中国社会政治巨大变革的冲击下,穆斯林知识分子亦掀起了一场以改良宗教、振兴民族、发展教育、启发民智为主旨的中国穆斯林新文化运动。虽然,中国穆斯林的新文化运动是在“人才和经济两层重大压迫之下向前进展”Ⅲ的,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中国的穆斯林学者们怀着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和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努力学习,传播文化知识,致力于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吕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唐宋至明初之间,与中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并呈日益上升的态势。但自明清以降,由于种种原因,伊斯兰教与中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关系呈逐渐疏离的状态,文化

3、教育也随之逐渐落后。民国的穆斯林知识分子本着阐扬回教文化,启发回民智识、以图中国之富强的思想,纷纷撰文,对宗教、人文、社会、政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思考:“中国近三百年来,大多数的回教徒,远处边疆,文化落后,徒守其生活习惯上之宗教戒律。加之满清政府对回教的防范压迫,至种成汉回间恶因与隔阂。其实,中国的回教,是中国的所有;中国的回教教义,亦含有中国文化的成分。至于回教的宗教,在中国能传一千多年的原因,无非与我国固有的文化相符合而融会之。再如,清初康、乾之世,回教数大贤哲,如介廉、复初等,亦莫不以儒家的学术,用以

4、发扬教义。”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①顾颉刚:《回教的文化运动》[A].李兴华,冯今源:《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册[c],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912—915。⑦丁正熙:《用中国固有的文化作中国回教运动》[A].李兴华,冯今源:《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17万方数据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衰落亦是中国伊斯兰文化的衰落,只有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真正阐扬中国伊斯兰文化。基于这种认识,民国时期穆斯林学者们做了大量工作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互相交流与相互理解。如果从现在的学术眼光来看,他们的这种行为不啻为一种积极的文明对话行为,有着很

5、高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传播理念,值得我们深思。笔者首先就民国时期穆斯林学者们的观点及思想认识,做一些简单介绍和必要分析,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以期对之有更全面更准确的理解。在民国时期穆斯林新文化运动中,穆斯林学者们通过创办新式回民学校,成立各种穆斯林社团,创办穆斯林报刊,进行伊斯兰文化学术研究等活动以“谋宗教之发达,顺世界之潮流”。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做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认识。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刻的反思,为推动两种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试分述如下:第一:民国

6、时期穆斯林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之间思想交流的基础,在于穆斯林民族与中华各民族所共有的归属感、责任感及危机感。在回族等穆斯林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文化认同过程始终没有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国各穆斯林民族自形成之后也从未远离过中华民族的怀抱。特别是“回族的两大特征——主要与汉族杂居又使用汉语,加上回族族源中融入大量汉族成员及延续至今的回汉通婚等事实,使得回族成为中国各民族中与汉族最为接近的民族。汉文化是回族文化中的重要因素,也是回族认同的文化符号。从历史上看回族伊斯兰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内地扎根发展,与回族文化认同密切相关

7、。”w在回族等穆斯林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逐渐内化到这些新的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观念之中。所以,文化认同是各穆斯林民族与中华民族认同的意识底蕴,由此而产生的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为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和谐发展开辟了道路。回族等穆斯林民族自形成以来,从未将自己视为独立于中华民族之外的异民族,而是自始至终以中华民族的儿女而自豪,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每当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往往是“以整个的民族,做一致的对外”。㈤这种爱国爱教的传统从历史到今天都是一脉相承的。故民国时期穆斯林知识分子积极倡导“以教育兴教

8、”为方法,以“宗教教育救国”为目的,“阐扬回教文化,以充实中国文化,运用宗教的信仰和力量,启发回民的知识,以充实国家民族的力量”。@下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