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

ID:11881579

大小:199.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07-14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_第1页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_第2页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_第3页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_第4页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大学语文考纲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寡人之于国也——孟轲1.(1)概括本文所体现的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以民为本,统治者要养民、教民。[2]反对暴政,提倡仁政:①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林业、渔业。②注重文化、道德教育。[3]反对兼并战争,提倡以仁政来统治下。(2)体会孟子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以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反对暴政虐民,反对掠夺战争,重视后天的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2.(1)归纳文章的层次内容,理解本文以”民何以才能加多”为线索展开论说的结构特点:文章围绕“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问题展

2、开论述。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第二部分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第三部分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三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等语句收束,环环相扣,突出中心线索,使个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2)体会孟子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批评梁惠王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了施行人道的具体措施;先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后又说只要君王不归罪于荒年,则可使天下“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同时

3、,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方式,这都是循循善诱特点的表现。3.指出文中的比喻,说明其比喻意义,理解孟子散文善用类比法说理的特点: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

4、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4.认知文中的排比句,说明其表达作用: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5、涂有饿莩而不知发。(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秋水(节选)——庄周1.理解本文“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体会其现实意义:这个主旨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贵在自知之明,要消解以自我为中心和以人类为中心主义的观点。2.理解文章自始至终贯注着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时间、后天教育限制的观点:作者分别用“井蛙不可以语于海”作比喻来说明人的知识受空间限制;用“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来说明,人的知识受

6、时间限制;用“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来说明人的知识受后天教育限制,来分别论述本文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它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不能局限于有限的见闻中,去自满自足,要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应该开阔视野,努力学习,不断上进。3.认知本文以寓言方式说理、以对话形式展开的艺术特点: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这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海若是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而河伯所代表的正是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这样,作者就把抽象的哲学观

7、点寓于具体可感的寓言形象中,不直说道理,而让读者自己从中去领悟,将深刻的哲理说得富有艺术趣味。4.说明文章开头景物描写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文章开头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就以具体景物的对比,隐喻了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文章的主旨。5.认知文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体会庄子散文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运用比喻进行说理,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形象化。本文很能见出庄子说理“善于援譬设喻”的特点,而且譬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令人目不暇接。如用井蛙、夏虫、曲士来比喻因环境所限而不能与之语大道理的人;用小石

8、小木在大山、四海在天地、中国在海内、稊米在大仓、万物与人、九州与人、毫末在马体这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然会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些比喻一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的哲理表达得浅显易懂。6.认知文中运用类比法、对比法、例证法进行说理的地方,理解例证与喻证的主要差别:有限的秋水暴涨和无限的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