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施工技术交底 1

混泥土施工技术交底 1

ID:11936337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混泥土施工技术交底 1_第1页
混泥土施工技术交底 1_第2页
混泥土施工技术交底 1_第3页
资源描述:

《混泥土施工技术交底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S1-3施工技术交底编号;工程名称交底日期年月日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基础、主体砼浇筑工程作业作业交底提要本技术交底按照施工规范及图纸进行交底,各施工班组人员必须严格按此技术交底施工。交底内容:主体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1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l.25倍,最大不超过50cm。(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

2、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

3、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正完好。2柱的混凝土浇筑:(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第一层振捣时浇筑高度不大于1米,振捣时间不少于2~3分钟,振捣棒使用多点插入。浇筑上层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0mm(2)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3)柱子混凝

4、土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500mm处。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l~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4)浇筑完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3.梁、板混凝土浇筑:(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应从主梁沿次梁方向连续向前进行。(2)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

5、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前必须进行二次抹面,减少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4)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昼夜。(5)施工缝处理;在浇筑上层混凝土前施工缝应进行凿毛,清除表面浮浆及松动石子并充分湿润(3)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槎。施工缝宜用木板

6、或钢丝网挡牢。4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2)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01。5、成品保护(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模板吊帮上蹬踩,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3)已浇筑的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现浇框架混凝土允许偏差表4-01允许偏差(mm)1轴线位移5尺量检查2层高±83

7、全高±254柱、墙、梁截面尺寸+8-5尺量检查5每层57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7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108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59预留洞中心位置偏移15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3)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

8、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4)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5)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6)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7)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7、其他措施和注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