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

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

ID:11936688

大小:2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_第1页
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_第2页
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_第3页
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_第4页
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饭店可持续经营模式的思考(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村饭店是乡村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乡村旅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乡村旅游而言,饭店好比是晴雨表,旅游旺,饭店兴。    我国饭店业发展到今天,层次类别相当细致丰富,从星级酒店到低档饭店,市场中已大量存在。乡村饭店采用家庭作坊式管理,标准化程度低,与城市酒店相比,竞争优势明显不足。随着乡村旅游逐渐面临“提升艰难”的态势,乡村饭店处境同样不容乐观,低端市场渐趋饱和,高端市场占有不足,提质升级势在必行。乡村饭店有别于城市酒店所具有的地域的乡村性、经营的单体性、产权的分散性、食宿的并存性及体验的差异性等特点,决定其自身只有成为游客出行

2、的一部分内容和旅游生活的体验,成为新奇感的经历;或是成为代表,区别于旅游者生活环境的风土人情,成为地方文化的载体时才具有生命力,才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乡土化    建筑本身是一种科学、艺术和风格的展示。乡村饭店其建筑风格十分重要,它是饭店向外显现的一个窗口和最好的诠释部分,是首先进入游人视线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乡村饭店融入自然,应是当地乡村社区的一个文化符号、一道景观,既要有新奇的外观,更要有深刻的内涵。乡村饭店建筑集功能性、商业性、文化性、时代性于一体,其建筑风格应体现真、善、美,集中展现当地民族文化多彩而浓厚的魅力。“越是乡土的,就越是魅力的”。乡

3、村饭店的建筑应力求突出其“乡土气息”,体现与城市酒店建筑的差异性,体现饭店本身就是旅游资源的属性。    乡村饭店建筑的乡土化,一是指建筑风格应与当地乡村社区的社会、自然环境相融合,二是指建筑文化应与当地社会文化相契合。特别是在文化定位方面,要有独创性,使饭店建筑体现鲜明的个性和特征,更直观地反映饭店建筑的文化品位,更好地烘托饭店建筑的文化主题。成功的饭店从建筑上看,应是景区的有机构成部分;外观上看,应是景区的点缀;而客房则应是观景的绝佳地点。在建筑标准和艺术水平上,要善于运用本地民族化的建筑元素又要高于当地传统建筑,成为具有景观的特色建筑;在建筑风格的选择上,在尊重

4、业主意愿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控制,尽量避免建筑风格突兀和雷同。    二、内部特色化    山清水秀的大自然是建设乡村饭店的理想之地,对于乡村旅游来说,从饭店建筑外观到内部环境的营造上,都应体现乡土感、静谧感、传统感,最终给人以一种新奇感、体验感。当饭店建筑成为一道亮丽景观后,其内部环境建设则是一项必须谨慎对待的工作,须让游客进得来、坐得住、吃得香,不虚一行。    饭店内部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注重体现乡村静谧安详的意境。这就要求在乡村饭店的装修设计和服务设计中,慎重对待现代化设备的使用。电视机、音响设备等容易造成较大噪声的设备最好不要出现在客房;一些明显

5、带有现代化符号性质的设备和物品,若要进行使用时,应进行一些外观上的改造,宜藏不宜露,这样就大大迎合了饭店游人远离尘世、求得片刻安静的心理需求。有的饭店不明此道,室内装修豪华,现代化设备应有尽有,结果适得其反,不用说游人会亲身体验,就是进入视线都感到烦,以至于一些业主叫苦连连。另一方面,要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的氛围。招牌与匾额、大堂与总台、灯饰和家具、客房用品等,都应尽可能选用传统材料,采用传统工艺设计制造,让乡村饭店特色用品进入室内,走上餐桌。XX中心小学每周例会教师谈课改体会(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主题:《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主讲人:2018年

6、3月23日(第3周)内容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7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

7、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