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ID:12093667

大小:423.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_第1页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_第2页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_第3页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_第4页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实践和认识考试大纲要求1."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等基本概念"。2."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等基本原理"。3.掌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坚持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谓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

2、映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学习本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问题:首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以及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懂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其次,要很好地掌握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并进而把握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实现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条件)及其规律。再次,认识的直接任务在于获得真理,而要正确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就必须掌握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真理标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3、.实践是指人们(C)A.本能活动B.适应环境的生物性活动C.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D.精神活动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D)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A.反映论的观点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4.认识的主体是指(D)A.一切有生命的人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5.认识的客体是指(B)A.一切客观实在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C.一

4、切社会存在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B)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B)A.直接性和形象性B.间接性和抽象性C.客观性和实在性D.具体性和历史性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A)A.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

5、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B.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D.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B)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11.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B)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C.科学实验活动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12.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C)A.客观真理B.客观事实C.客观规律D.社会实践13.真理是指(B)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

6、识C.对人们有用的理论D.先进阶级的进步观点14.客观真理是指(C)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D.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式15.绝对真理是指(A)A.它的客观性B.它的永恒性C.它的不变性D.它的终极性1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B)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B.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C.真理的两种不同形式D.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17.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C)A.客观规律B.科学理论C.社会实践D.对人们是否有用18.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

7、它是(B)A.具有普遍性的活动B.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19.感觉、知觉、表象是(C)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20.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B)A.感性认识的范畴B.理性认识的范畴C.认识的基本形式D.认识的基本方法21.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源于(D)A.天资聪明B.读万卷书C.名师传授D.社会实践2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A)A.直接性、形象性B.逻辑性、综合性C.间接性、抽象性D.真理性、主观性2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

8、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B)A.诡辩论的错误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C.先验论的错误D.绝对主义的错误24.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C)A.经验论的错误B.不可知论的错误C.唯理论的错误D.唯心主义的错误25.在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