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与蔺相如学案(一)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一)

ID:12136227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5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一)_第1页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一)_第2页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一)_第3页
资源描述:

《廉颇与蔺相如学案(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淄川一中《廉颇与蔺相如》学案(一)编制时间:2014、5、4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2、培养分析综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学习重点】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易、幸、负、谢、请。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见、于、而、乃、因、以、且。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学习难点】1、刻画人物的手法。2、对廉蔺的评价。【学习过程】一、作

2、者介绍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他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二、简介《史记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前104—101)年间,全面地叙述

4、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鲁迅赞誉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三、检查预习1、给划线字词注音缪公()避匿(  )缪贤()汤镬()虽驽(   ) 肉袒 ( )盆缶()案图(  )可予不(  )渑池()诈佯( )列观()皆靡( )传舍() 甚倨(  )不怿()  衣褐()睨柱(  )2、理清课文脉络1 节:廉蔺简介2—5节:完璧归赵。6—7节:渑池相会。8节  负荆请罪3、诵读课文四、小组合作,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拜送书于庭召有司案图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2、古今异

5、义璧有瑕,请指示王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不如因而厚遇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于是相如前进缻于是秦王不怿吾羞,不忍为之下3、积累重点词用法: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秦昭王闻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于以勇气闻于诸侯而君幸于赵王终不能加胜于赵徒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而束君归赵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必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我见相如,必辱之以以勇气闻于诸侯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臣窃以为其人勇士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也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五、作业:熟练诵读文章,积累重点字词用法六、学习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